2017年1月24日


苏谦益:与乌兰夫肝胆相照共同奋斗

《北方新报》(2017年1月24日) 15版

  ◎呼和浩特革命人物{54}

  苏谦益,汉族,1913年出生,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人。

  苏谦益出生在一个贫苦的佃员家庭,六七岁时就带着弟弟挖野菜、砍柴火,以贴补家用。后来,父母节衣缩食送他上了托克托县育才小学堂。1928年,苏谦益来到归绥中学(今呼和浩特第一中学前身)读书。1931年,他毕业后在绥远省立第三小学当教员,认识了中共地下党员杜如薪。两人用自己微薄的薪水,创办了绥远地区第一个油印革命刊物《血腥》,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的血腥屠杀,号召人们抗日救亡,这本刊物当年在归绥影响很大。1932年,在河北省反帝大同盟的支持下,杜如薪和苏谦益发起成立了绥远省反帝大同盟,杜如薪担任书记,苏谦益负责宣传工作,主要活动是发展中小学生、各族群众和工人市民会员,宣传抗日救亡,揭露国民党的黑暗统治,他们先后建立了8个小组,发展了50多名会员。同年,中共河北省委派遣杨一帆、张璋来到绥远,听取了杜如薪介绍绥远反帝大同盟的情况,并对苏谦益、杨叶澎、马麟(后来叛变)进行了党课教育和认真考察,决定接收他们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苏谦益的宿舍,杨一帆、杜如薪主持了他们的入党宣誓仪式。

  1933年,杨一帆代表河北省委宣布成立中共归绥中心县委,指定杜如薪担任书记,马麟负责组织工作,苏谦益负责宣传工作。县委机关设在旧城九龙湾街,马麟常驻机关,负责日常工作和对外联系。党组织的建立,推动了绥远反帝大同盟工作的进行,他们发展盟员,宣传抗日,积极开展抵制日货活动。由于经验不足,很快引起国民党特务的注意,大肆搜捕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苏谦益、杨叶澎、杨国兴、杨一帆、韩燕如等人先后被捕。绥远省高等法院以《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判处苏谦益、杨叶澎、杨国兴、韩燕如四人每人两年半有期徒刑,把他们关进绥远第一模范监狱。杨一帆被折磨致死,苏谦益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毫不动摇,一直在监狱里待了三年四个月,就在即将出狱时,绥远警察局突然宣布苏谦益和杨叶澎死刑,准备杀一儆百,临刑之前,被一个支持抗日的乡绅担保救了下来。

  1936年,苏谦益出狱后,因为找不到党组织,只好去了太原,参加了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简称“牺盟会”)。1941年,党组织派遣苏谦益回到家乡,在大青山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他先后担任晋西北四分区党团书记、大青山绥察行署党组书记、绥察行署党团书记、绥蒙区党委宣传部长。解放战争时期,苏谦益先后担任中共绥蒙区党委副书记,绥远省政府副主席,内蒙古军区副政委,绥远省委副书记、代理书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苏谦益历任中共内蒙古分局副书记、常委、内蒙古党校校长,绥远省政协主席,内蒙古政府副主席、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委员、内蒙古党委委员、常委、副书记,特别是他兼任包头市委书记和市长期间,为了把包头建设成现代化钢铁城市,他和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主席乌兰夫共同谱写了一曲蒙汉族领导干部同心同德、肝胆相照、共同奋斗的佳话。

  苏谦益遇到的第一个难题是白云鄂博矿山的敖包搬迁问题。1956年,白云鄂博铁矿就要破土兴建,不料遇到当地牧民和喇嘛的阻拦。他们说白云鄂博矿山是一座神山,山上有他们世世代代祭祀的敖包,破坏了敖包就会灾难降临。苏谦益亲自出面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无奈之下向乌兰夫汇报,乌兰夫立刻和苏谦益赶到白云鄂博,邀请喇嘛和牧民在一起座谈,讲解了建设包钢的重要意义,建议另选一块宝地举行隆重的搬迁敖包仪式。喇嘛和牧民都知道乌兰夫是蒙古族领袖人物,是内蒙古的大领导,而且说的话句句在理,很快同意了搬迁敖包。

  苏谦益遇到的第二个难题是“锅、米、柴”统一管理问题。随着包钢和包头工业基地建设的推进,乌兰夫和苏谦益考虑在行政区划上怎样才能有利于包钢的生产和包头工业基地建设。他们找到乌盟盟委第一书记石生荣,乌兰夫形象地比喻说:“包钢就像一个大锅,矿石就是做饭的米,煤矿就是做饭的柴,可是锅在包头,米和柴都在乌盟,分别属于两家,做起饭来太不方便了。为了把锅、米、柴归入一家,最好把乌盟的白云鄂博铁矿、石拐沟煤矿和固阳县划给包头。”石生荣表示为了顾全大局,同意这个方案。

  苏谦益遇到的第三个难题是为单身职工组织家庭创造条件。包钢初建时期,青年职工大多数是男青年,性别比例严重失调。苏谦益经过反复考虑想出一个办法:在包头建个棉纺厂,乌兰夫认为非常好,建议他去北京请示。苏谦益进京求见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计委主任李富春,李富春认为棉纺厂的原料需要从外地运来,很不划算,所以不同意。苏谦益又找到国家经委主任薄一波,没想到薄一波也不同意。乌兰夫听说以后,马上和苏谦益去北京见周总理,周总理称赞他们的想法很好,并正式向中央写了报告,毛主席在报告上批阅“准建”两字。棉纺厂很快在包头建起来,青年女工最多时有一万多人,为包钢男青年组成小家庭创造了条件。

  1960年以后,苏谦益历任内蒙古党委书记,华北局书记处候补书记、秘书长、研究室主任、书记处书记。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苏谦益遭受残酷迫害,1978年恢复工作,担任北京工业学院(今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兼院长。1982年,他退居二线。2001年,离职休养,享受正部长级待遇。2007年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呼和浩特市委党校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