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27日


鸡年说鸡

《北方新报》(2017年1月27日) 15版
  明宣宗《子母鸡图》 (局部)

  丁酉“鸡年”将至,不妨聊聊“鸡文化”,也当属国学的一斑吧!

  世上最早养鸡的是咱中华民族。我们已在新石器时代的“磁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家鸡与其他牲畜共存的遗骨,野生的原鸡从此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于是同鸡有关“借鸡发挥”的文字便丰沛于史册。

  《史记》提到咱们的老祖宗黄帝统一华夏后西巡至崆峒山,他登上的最高峰形状似鸡,故名之“鸡头山”。《尔雅》记有“鸡大者……绝有力奋,鸡三尺为鶤”。张衡在《西京赋》中用之“翔鶤仰而弗逮”。鸡还有小者名为“枕鸡”。画家李苦禅说过,古人经过代代培育成一种三寸小公鸡,形色一如大鸡,夜卧瓷枕内,晓则出来在主人耳边司晨而鸣。其实,早在三四千年前的甲骨、钟鼎文字中即多见鸡形,颇为凝练而生动。至《诗经》出,又有“鸡鸣不已”与“鸡栖于埘”等句,《易经·说卦》也有以鸡入巽卦之解……

  吃鸡之事更是多见于史册。昔越王勾践为鼓励士卒伐吴复国,开一山养鸡,用之犒赏奋勇士卒,由此山名“鸡山”——堪称古代最大的养鸡场吗?待考之。鸡爪为美食,今广东人称为“烧凤爪”,其史亦久,《吕氏春秋》云:“齐王之食鸡也,食其跖(爪掌之肉)数千而后足。”一顿吃上千鸡爪!可惜“吉尼斯大全”未载之。惟我为“烧凤爪”作一小诗叹之:“竹篱茅舍自心甘,平生几曾受人怜?只因宴者登天欲,身后方得附凤缘!”鸡死后才成了“凤”,不然粤菜何以有道“烧凤爪”呢?

  另唐前散佚之书《华夷考》中记有一种世上最早的“鸡鸣式机械闹钟”,说的是“武孟得一瓦枕,枕之,闻其中鸣鼓,一更至五更闻鸡三唱而晓,武孟破之,其中有机局,识者谓之‘诸葛鸡鸣枕’”。至于它如何构造,恐与“木牛流马”一样失传了,实在令人遗憾!

  有一位名叫祝鸡公的洛阳人,他养的千余只鸡都有名字,“暮栖于树,昼日放散”,一呼名就应声而来。此事虽记于《列仙传》,但从动物驯养史来看,亦非绝无可能。再神乎其神的是《玄中记》里说的“天鸡”,它一叫天下的鸡全都跟着叫,据说李白听见过“天鸡”叫,有其诗为证:“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这只鸡乃鸡类之王,名叫“昴日鸡”;孙悟空打不过蝎子精,便请来了这位“天鸡”,它一口就叼走了蝎子精。民间曾说的“猴怕蝎子,蝎子怕鸡,一物降一物”与“鸡除五毒(虫)”,到了《西游记》里便衍生出了这段趣事! (据《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