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节气养护脾胃很重要 |
2月18日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2个节气——雨水。人们常说:“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如何看雨水。中医中的脾胃就像雨水,在雨水节气中最需照护。
春季肝气旺盛,肝木易克脾土,故春季养生不当容易损伤脾脏。雨水节气后,寒湿之邪最易困着脾脏,雨水前后应当着重养护脾脏。
雨水期间天气变化不定, 因此仍要注意“春捂”。原则是注意“下厚上薄”,捂的重点在于背、腹、足底,腹部保暖有助于预防消化不良和寒性腹泻,防止寒邪伤害脾胃阳气。
中医认为,人在春季肝气容易过旺,肝木旺则克脾土,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因此,雨水节气在饮食方面应注意补脾。甘味食物能补脾,所以应多吃山药、大枣、小米、南瓜、桂圆、栗子等,少吃酸味食物,少食生冷油腻,以养护脾胃阳气。
还应适当多喝粥以养脾胃。粥被古人誉为“天下第一补人之物”。粥以米为主,以水为辅,水米交融,不仅香甜可口,便于消化吸收,而且能补脾养胃、去浊生清。另外,晚餐要尽量少吃,因为如果晚餐过量,则可能造成消化不良的症状,还会影响睡眠,“胃不合则卧不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雨水节气天气变化不定,容易使人出现精神抑郁、忧思不断等表现。中医认为,忧思伤脾。也就是说,人过度忧虑,会影响脾胃功能。应尽量调整心态,做到心情恬淡、开朗豁达、与人为善。遇到不顺心的事也不要冥思苦想钻牛角尖,力争及时从不良情绪中摆脱出来。肝喜顺畅而恶抑郁,只有保持心平气和的状态,才能使肝气平稳,脾胃才得以安宁。
雨水后应少睡多运动。生活起居方面要晚睡早起,提倡人与自然相对应。春天来了,白天渐渐延长,黑夜慢慢缩短,阳气渐长,阳主动阴主静,阳气生长了人就要顺应大自然的气机,减少睡眠的时间,增加活动的时间。顺应自然,保护生机,遵循自然变化的规律,使生命过程的节奏随着时间、空间和气候的改变而进行调整,才能达到健运脾胃、调养后天、延年益寿的目的。
(据《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