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4日


火场文书张浩然
文·摄影/本报记者 杨 佳

《北方新报》(2017年2月24日) 05版

  “喂,您好,这里是集宁区消防中队……”2月15日上午,刚刚出警回来的张浩然又接到了报警,他拉响电铃的同时,迅速整理了出警的通讯设备,然后着装、登车、出发……

  在大家的印象中,消防战士的职责就是救火,却不知道在他们的工作中有一个岗位叫消防通讯员,也被称为“火场文书”。有火灾发生时,消防通讯员需要冲在最前面,拍摄作战全程、报告灭火情况、制作灭火救援预案……

  张浩然就是乌兰察布市集宁区消防中队的一名消防通讯员。他用镜头记录了一次次灭火的过程,用笔尖记下了一起起火灾的教训。2月15日,记者采访了张浩然。

  特殊的岗位

  

  1997年出生的张浩然是呼和浩特市人,于2014年入伍,经过3个月的集中训练后,被分配到乌兰察布市集宁区消防中队,从事消防通讯工作。张浩然的妈妈说:“消防部队任务重、危险系数大,浩然还是个孩子,从来没有离开过我的身边,所以我心里总是有些放不下,也不太理解他。但是孩子有自己的选择,我也不能阻拦。”刚下中队不久,张浩然和老班长一起担任通讯员。他说:“刚开始我以为通讯员就是拍拍照、写写信息,后来才意识到这项工作远没有想象中简单,而是一份更重的责任。”为了做好宣传报道,张浩然不断地学习相关宣传知识,提升摄影、写作技能。经过一年的努力,他出徒了。

  每一次出警,张浩然在车上首先与驾驶车辆的司机一同拟定行车路线,碰到上下班高峰,出行不仅要选最短路程,还要尽可能避免交通堵塞路段,以保证最快到达火灾现场。行驶途中,张浩然不断与报警人连线,了解现场情况,并记录指挥员电话指导现场人员疏散及火灾的初步处理。

  出警时,张浩然都要携带一个通讯包,里面装有对讲机、照相机、摄像机、4G单兵(视频传输设备)、火灾扑救记录本等。进入火场前,他需要穿戴上灭火战斗服、头盔、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呼救器、方位灯、腰斧、安全绳、消防靴、消防手套等装备。到达火场后,张浩然已经全副武装,他要快速走到战友们的前面,以最佳的角度记录灭火全过程。

  

  火场逆行

  

  火灾发生后,人们迅速撤离现场,但是消防战士们在人群中勇敢逆行,冲向火场……每一次火情,张浩然都会跟随指挥员率先进入火场查看情况,并不时地向指挥中心反馈现场情况。他将照相机挂在脖子上,将摄像机固定在左手,照相、摄像同时进行,还不时地用4G单兵向指挥中心传输现场情况,记录灭火时的关键节点。

  2017年1月27日除夕夜,集宁区一小区居民楼的外墙保温层被烟花引燃。由于火警太多,警力不足,在11层的高楼上,张浩然一手握着相机,一手握着水枪,在灭火的同时用相机留住了水与火的交锋。灭火结束后,张浩然马上向周围群众详细了解火灾情况,因为他要采集回去做统计再上报。“每一次火灾都要记录,比如火焰的蔓延情况等,为了确保采集的内容真实,我必须近距离拍摄。所以,消防通讯员和一线的救火战士一样危险。”张浩然说。

  归队后,张浩然立即开始整理通讯包,录入火灾救援系统,上报灭火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