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7日


好心情是下火药

《北方新报》(2017年2月27日) 14版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身体的多事之秋。由于春季的气候特点,人很容易上火。春天最容易上的火是肝火。中医认为,春主木,对应肝脏。所以春季的养生原则以养肝为先,而最好的养肝护肝方式是防患于未然,与其等到“火”起再灭,不如保持一个好的心情,把“小火苗”扼杀在摇篮里。

  中医用“火”来形容身体内的某些热性症状。一般所说的上火,也就是身体阴阳失衡后出现的内热症。这个“火”又分为实火和虚火两大类,肝火是中医中常见的实火。

  肝火就是肝的阳气亢盛表现出来的热象,阳气亢盛和情绪有分不开的关系。暴怒、生闷气都是引起肝火的情绪因素。暴怒引起的肝火旺,生闷气、郁闷导致的是肝气郁结,时间长了郁结的肝气化热,由肝郁变成肝火。

  肝火旺的人特别容易急,往往点火就着。有的人先天就爱起急,生气,这种人通常也是最容易被肝火旺缠上的人。肝火旺的人会有很多所谓的“上火”症状,比如舌头颜色偏红、口苦得厉害、便秘。严重的情况下,还有可能出现高血压,甚至一生气着急,中风也有可能。再者就是会伴有头昏头疼,眼结膜发红,感觉头部的血管,特别是太阳穴的两边有嘣嘣跳的感觉。女性如果肝火旺,还会出现月经紊乱,有的表现为经血量过少,有的表现为月经提前或延后,甚至闭经。

  春季养肝首先要注意调节情绪。日常生活中,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避免大喜大悲这类极端情绪。学会调理情绪,舒缓压力。压力较大的时候,可以到有山有水的大自然中去放松,郁结就容易得到疏解,或者找谈得来的朋友去倾诉、玩乐、休闲,这样有利于肝气顺调,不仅心情舒畅了,也保持了身体的平衡与健康。

  除了情绪的调整,也要注意从其他一些方面避免肝气亢盛。饮食上要减酸增甘。中医认为,酸味入肝,春天食用酸性的食物容易助长肝火,多吃甘味的食物,则有助于补益脾胃之气,帮助人体抵御肝气侵犯。(据《北京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