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兰:帮助别人 快乐自己 |
在通辽市翠堤东郡小区,人们时常能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穿梭在楼宇间:不太高的个子,偏瘦弱的身形,身边还总跟着一个大“孩子”。这个人就是张凤兰。已经年过五旬的她,脸上总是洋溢着温暖的笑容,那是一种历经风霜后沉淀下来的温和宁静。她总是说:“帮助别人就是快乐自己,心态好的人命运也不会太差。”就是这样一个乐观坚强的女人,用她的行为和经历,演绎了一段不平凡的普通人生。
张凤兰今年56岁,家住通辽市翠堤东郡小区。在小区里,她和她的故事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邻居们常说,她是个不简单的女人。那个常在她身边的大“孩子”,不是别人,正是她32岁的女儿玲玲。玲玲和其他同龄人有些不同,她是个脑瘫患者,4岁时才开始学习走路,8岁才会含糊不清地吐字说话。那时候,张凤兰一家为给孩子治病,几乎花光了家中所有积蓄,但病情却始终未见好转。屋漏又逢连阴雨。1997年,丈夫离开了这个家。离了婚的张凤兰并没有自怨自艾,而是选择用柔弱的双肩支撑起这个支离破碎的家。由于下岗没有经济来源,张凤兰只好每天带着智残的女儿四处拾荒为生。母女俩长期租住在一间只有10多平米的阴冷潮湿的小平房里艰难度日,生活境况可想而知。
都说远亲不如近邻。周围的邻居、朋友看到她们的生活如此艰辛,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谁家做了好吃的都会给她们送去,还有好心人送来善款、物品,来自社会的关爱深深感动了这对不幸的母女。与此同时,党和政府的关怀也为这个风雨飘摇的家撑起了一片天。1995年,张凤兰母女成功申请了低保,从此她和女儿的生活有了保障。更可喜的是,2009年,政府的廉租房政策还让她们从阴冷潮湿的小平房搬进了温暖明亮的新楼房。搬新家的那天,张凤兰激动得热泪盈眶。
每每夜深人静时,回想起这些年接受的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和帮助,张凤兰的心里都充满了无限感激。每每看到社会上的志愿者为各类人群服务时,她都想加入其中,为社会尽点绵薄之力。怀着一颗感恩的心,2005年,张凤兰开始担任东郊街道哲建社区义务联防员,肩负起社区防火、防盗、流动人口搬迁报告的责任。在担任义务联防员期间,她逐户走访、认真调查。每次入户她都会有所收获:送迷路的老人回家、照看独居的老人、给残疾居民提供帮助……这些琐碎的事情她干得有声有色并且乐此不疲。
2009年5月的一次走访中,她发现了一对可疑的青年男女。经过多次调查和暗地接触,她得知此事另有隐情。原来,女孩是一名智障人士,被男子拐骗至此。发现情况后,张凤兰第一时间与辖区派出所取得了联系,成功解救了这名少女。
2012年5月,张凤兰主动加入通辽义工协会,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积极参加协会组织的各项帮扶活动。为独居老人包饺子、为残疾居民打扫卫生、组织居民观看社区举办的文艺演出……哪里有义工协会的活动,哪里就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
多年来,张凤兰曾多次被评为感动社区十佳人物、优秀志愿者、妇女维权卫士、优秀义工等多项荣誉。面对这些褒奖,张凤兰总是一笑而过。对她而言,什么都不如女儿的未来要紧。如今,经过康复训练,玲玲的病情得到了进一步控制和好转,张凤兰心中充满了希望。她知道,有党和政府的关心,有好心人的帮助,女儿的后半生从此有了依靠。
现在,张凤兰还有一桩心愿,那就是将来要把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帮助的人,她要把这份陌生的温暖和爱以另一种形式永远延续下去。文/李睿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