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3日


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 构建法制监督大格局
——自治区政府法制办深入贯彻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系列举措之五

《内蒙古日报》(2017年1月3日) 02版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加快推进法治内蒙古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步入法治轨道。自治区政府法制办围绕推进法治内蒙古建设的总目标,转变传统的办公方式和管理方法,积极构建法制工作业务网络,加快法制信息化建设,打造横向包括全部业务工作和内部管理、纵向覆盖全区三级政府法制办的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法制大数据的信息共享和综合运用,努力建成“一个体系,两个网络,三个平台,四个数据库,十二个应用系统”,充分运用现代通信技术,构建涵盖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行政执法监督、行政复议案件的法制大监督工作格局。以数字化的方式规范各项业务,提高法制部门快速反应能力和行政执法监督效率,从而全面提升政府法制工作整体水平,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进程。

一是规范合法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监督信息化建设

依法履行规范性文件审查监督职能,注重备案监督基础制度的落实和信息化建设,开发适用全区各级政府及部门的规范性文件电子报送备案系统,实现自治区统一电子报备平台管理,对规范性文件实施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公布和电子报备,着力提高规范性文件的报备率、及时率和规范率,形成程序规范、流程明晰、运转有序的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监督机制。切实提高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的时效性,对制发规范性文件的部门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对规范性文件进行前置审查,针对规范性文件电子报备的特点,完善现有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程序,实行承办人初审、处长复审、分管副主任复核、主任终审的审查流程,严格执行60天的审查期限,在具体审查过程中,坚持“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力求审查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认真履行监督职责,纠正规范性文件的违法违规内容,确保法制统一。持续推进规范性文件电子数据库建设,2017年继续开展两年一次的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及早部署清理任务,年底前完成盟市和委办厅局的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工作任务,同时要定期对自治区本级部门和12个盟市报送备案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核对,查漏补缺,并将现行有效的规范性文件及时公开,方便群众查询,主动接受监督。

二是借助行政执法监督信息平台,充分发挥行政执法监督作用

通过建设标准化行政执法办案平台,利用计算机技术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将所有行政执法案件规范录入案件办理系统,针对案件办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科学合理地进行统一规范设置和全程监督控制,使每一步都有详细的操作记录,形成一个规范办案流程的信息处理监控系统。通过标准化的行政执法办案平台,一是在办案流程的各个环节,采取严格、周密的技术控制手段,自动控制案件的不同办理阶段,自动生成相应的规范性文书,使办案的手续更加规范、材料更加充分,并根据行政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程度和行为后果,将法定的处罚额度划分若干档次,提示办案人员针对当事人和违法行为的具体情况,正确地选择和适用自由裁量权,通过行政执法办案平台在全区范围内施行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避免办案的随意性,做到处罚恰当、公正合理,从根本上杜绝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确保全区裁量标准一致和法制统一。二是整合现有信息化资源,利用平台有效推进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每个行政执法案件都要在办案平台内建立相应的文字档案和音频视频档案,使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和案卷评查工作更加便捷、有效和真实,不断增强行政执法的透明度,减少和降低执法办案程序中的隐性因素。三是在数据库后台通过对使用者实行分级授权,限定每一个行政执法人员各自审批的权限和各自应承担的责任,对每个环节进行责任管控,将执法的效果和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个人,便于准确界定执法责任,依法追责。四是通过执法办案平台构建重大行政执法行为备案机制,重大行政执法行为、重大行政处罚决定自录入信息平台就会通过信息系统自动向上一级法制部门备案,方便上一级法制部门根据办案情况及时审查监督指导,避免因不当行政执法行为造成不良影响或重大经济损失。

三是转换行政复议工作办案方式,提升行政复议工作指导监督水平

通过行政复议信息化工作平台形成网络化行政复议工作模式,实现行政复议案件办理全过程记录制度,收案、登记、受理、审理、听证论证、合议讨论、结案都必须通过信息化工作平台展开,每一个工作环节都会留下相应的电子档案,从而推动行政复议案件流程的规范化和精细化,自动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进一步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在行政复议信息化工作平台上,可以将法律文书、询问笔录、其他案件材料以电子数据形式保存下来,建立电子卷宗档案数据库,不仅可以有效避免行政复议案卷的损毁丢失,解决保存不方便的问题,而且安全性、可靠性更高,携带、检索、提取、调用、加工更为方便快捷。通过信息化工作平台办理行政复议案件使实时监督和案件信息的即时统计、查询、比较成为现实,实现对案件的全程动态监督与制约。特别是针对出现次数多、工作难度大的政府信息公开、行政不作为、土地征收、确权等行政复议案件,通过对行政复议案件大数据的处理分析,一是可以对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原因进行汇总,及早向各级政府或相关执法机关提出具体的工作建议,二是可以制作相关类型化的行政复议工作审查要点,重点解决不会办案和审理标准不统一的问题,通过内部复议工作平台及时将指导文件下发到基层行政执法人员、行政复议工作人员手中,增强工作指导的实效性。工作平台实现了三级政府法制机构之间行政复议案件信息资源的共享,使资源利用最大化,减少二次录入带来的大量重复工作和数据差错,同时行政复议案件信息的三级共享,也可以最大程度的方便年度考核和案卷抽样检查,增加工作的透明度,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行政复议案件的办案效率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