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五大建设” 着力打造亮丽内蒙古 ——访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志华 |
□本报记者 白江宏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以下简称为《报告》)深入贯彻“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充分运用系统思维,对全面推进我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一系列整体部署。如何理解把握这些部署,以更好地促进自治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记者就此采访了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志华。
记者:怎么理解全面推进“五大建设”的科学内涵和内在联系?
张志华: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运用系统思维,注重总体谋划。《报告》注重从战略高度,着眼自治区发展全局部署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五大建设,在过去5年发展经验科学总结的基础上,对自治区发展全局性、长期性、根本性的问题作出总体部署,是推进内蒙古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引领,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相得益彰、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共同构成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的“五个轮子”,为我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实践证明,搞好经济建设,才能富民强区;搞好政治建设,才能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搞好文化建设,才能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区,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水平;搞好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建成社会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五大建设”战略举措意味着我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局部到全面、从不够协调到全面协调的转变,标志着我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按照这个总体布局进行卓有成效的建设,内蒙古这道祖国北疆风景线必然更加亮丽。
推进“五大建设”要从全局高度科学把握每一个方面建设的重大内涵,促进现代化内蒙古各方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经济建设要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以“5+1”基地建设为抓手,努力走出提质增效的发展新路子。政治建设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扎实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巩固发展民族团结大局,广泛汇聚团结奋进的智慧和力量,进而汇聚起建设现代化内蒙古的磅礴力量。文化建设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全面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建设民族文化强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创新发展草原文化,为中华文化增添瑰丽色彩。社会建设要始终树立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做好保障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工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促进就业增收,着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内蒙古,让各族人民幸福生活、祖国北疆安宁永驻。生态文明建设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融入和贯穿到我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进一步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要走好绿色发展之路,使内蒙古的草原林海、沙漠荒原、湖泊湿地成为聚宝盆,让内蒙古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人民更开心。
记者:全面推进“五大建设”时代性和创新性体现在哪里?
张志华:《报告》紧随时代发展的新潮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刻把握区情的新特征,与时俱进部署“五大建设”,创新性地提出要守住底线,打好阵地战。底线思维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也是事业发展的基础线。守住发展、生态和民生三条底线的基本要求,既是开展工作的底线,也是内蒙古的生命线,更是各族人民的幸福线。正如《报告》指出,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生态是内蒙古的责任和潜力,幸福安康是民心所向。守住底线体现了强烈的人民性和人民情怀,找到了自治区发展的痛点和短板。守住三条底线也是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的正确选择和责任担当。
同时,《报告》创新性地提出推进体制机制、产业结构、资本结构“三个转型”;推动我区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四化”方向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格局、农牧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三个格局”;促进“五化”协同,要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和绿色化深度融合、深层互动;加快构建铁路网、公路网、航空网、市政网、水利网、能源网、信息通信网“七大网络体系”;“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延伸产业链,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加快形成北上南下、东进西出、内外联动、八面来风的对外开放新格局”。这些论述富有创新性、时代性、思想性和现实指导性,对自治区未来5年的发展具有战略指导意义。
记者:全面推进“五大建设”要重点抓好的关键环节有哪些?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有哪些?
张志华:《报告》始终聚焦我区发展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明显短板,努力在“五位一体”布局中,在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上有新作为、新突破,这体现了尊重规律、揭示规律、按规律办事的科学精神,具有很强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全面推进“五大建设”,要抓好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综合经济实力、实现新跨越作为第一位目标,把加快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作为首要任务,紧密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来谋发展、促发展。要抓住我区经济发展方式特别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的主要矛盾,必须坚持发挥优势和补齐短板、调整存量和做优增量并重,着力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具体讲,一是要转型升级,打好攻坚战。守住底线,也要争取高线。要打好转型升级的攻坚战,这是建设现代化内蒙古的主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内蒙古的重要讲话中要求我区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积极构建多元发展、多级支撑的现代产业,形成优势突出、结构合理、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城乡一体的发展新格局”。为此,《报告》提出,一定要痛下决心减少对传统发展路径的依赖,强化创新驱动、改革推动、开放带动、项目拉动,着力推动体制机制转型、产业结构转型、资本结构转型,全面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提出要摆脱过去主要依托能源重化工发展所形成的路径依赖,避免落入“资源陷阱”。
二是要突出重点,构建新引擎。《报告》突出强调要以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基地、新型化工基地、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基地、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为重要抓手,努力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后劲更足、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子。特别是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发展,对于我区意义重大。到2020年,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将显著提升,必将成为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力和新动能。
三是重点促进“五化”协同。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和绿色化“五化”深度融合、协同发展,就要更加注重绿色化引领,突出绿色化,特别强调“绿色是内蒙古的底色和价值,生态是内蒙古的责任和潜力”。这既考量了绿色经济正成为新一波产业革命主导力量的时代特色,又突出了内蒙古以绿色为底色的区情特点,是发展理念上的重大突破,也是建设现代化内蒙古的必然选择。充分发挥绿色化的引领作用,就要全面谋划、因地制宜,加速形成支撑绿色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完备而高效的制度体系和对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