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高原的马兰花 ——记乌审旗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副局长郭俊 |
“今天上来的?是社里的检查没赶上吗?”2016年初秋的一个清早,我们在乌审旗人民医院见到郭俊时,她正与一位等待参加免费宫颈癌筛查检查的患者攀谈着。这是乌审旗卫生计生局针对当地育龄妇女宫颈癌患病率较高的情况,采取的一项与国际医疗组织合作开展的公益活动。作为这项公益活动的组织者,从医疗专家的行程安排到当地卫生所检查的接诊流程,郭俊需要协调处理许多事情。
这样忙碌的状态,在郭俊从事计划生育工作的24年来再平常不过。作为一名成长在鄂尔多斯高原的乌审旗计生干部,她既是国家生育政策历次变革的见证者,更是计划生育工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的践行者。从1992年走上计生工作岗位,24年来,郭俊风雨兼程、忠诚守望,用汗水和心血凝结出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在不同时期作出了不凡的贡献。
“白鞋跟”的“时髦”干部
常言道:计生工作是“天下第一难”的工作,流动人口管理更是计生工作的难中之难。为了抓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郭俊和她工作团队的足迹遍布撤乡并镇前的13个苏木、乡镇的70多个嘎查村、居委。“过去每年的半年验收和年底验收以前,我们都会提前入户排查,指导她们填写准生证和服务证。20000多育龄妇女家庭,每年至少要入户两遍甚至更多。”一些嘎查村的自然条件艰苦,住户分散,有的甚至不通公路,入户摸底时就只能一家一家挨个地走。有一年春节刚过,郭俊接到临时入户任务时还穿着过年时的新皮鞋,住户家还没走完一半,鞋跟上的油漆就被沙子磨没了。同事打趣说她“赶时髦”,“黑皮鞋还露个白鞋跟”。说到这,郭俊自己也笑起来。
就是这样的“时髦”干部,对于全旗23户失独和独生子女伤残家庭的情况都了如指掌。“我就是你们的女儿,有事就找我”,这是郭俊常常挂在嘴边的话,谁家的猪圈塌了,谁家的粮食卖不出去了,在郭俊眼里都是要紧的大事情。2005年,全区开展“农村牧区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工作”,郭俊请缨带队,深入全旗6个苏木乡镇278户奖励对象家庭进行摸底调查。一户收养子女的老人家庭不符合奖励条件,“他的老伴儿还瘫痪着,那眼神让人永远忘不了”郭俊说,“我也只能含着眼泪给老人讲解政策的内容,请他理解”。临走时,郭俊拿出身上仅有的510元钱塞到老人手中。“我总觉得他们比我困难多了”,20多年来,类似这样自己掏腰包的捐助已有数万元。“能帮助困难群众是我最大的快乐”说到这,郭俊又笑了。
郭俊式“工作模式”
计划生育统计工作是把握人口发展变化特点与规律的重要手段,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更是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的基石。1998年,郭俊又兼任统计工作(兼职5年)。在流动人口管理和统计信息管理方面,摸索出一套适应时期的“一卡七册”管理办法。“那本册子在当时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有规有律,得心应手。”一位基层工作人员回忆说。这在全凭人工手工抄录的统计工作时代成为一种先进的管理办法,有效杜绝了零乱、漏统漏报的现象,被鄂尔多斯市各旗区推广使用。
2003年,乌审旗在自治区率先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旗发展战略,在人口文化、婚育文化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刚开始打造人口文化户时候,我们就是照着他们家院落的照片制作的”,郭俊指着一块一米见方的压塑宣传牌说。宣传牌的背景上,两间并排的砖瓦房和一顶不大的蒙古包已经有些褪色,赭红色的宣传标语依然清晰可见:“美好生活,从计划生育开始”。照片上的这户人家,就是乌审旗嘎鲁图镇巴音温都尔嘎查的全国孝老爱亲模范乌兰其其格家。“像是农闲集会和小型那达慕这些重要节日,游客多,牧民也相对比较集中,我们就在这时候组织开展婚育文化宣传”,顺着郭俊的手指看去,陈列柜里是整齐摆放着的各种形式的宣传品和小册子。“给老百姓开导,说这个政策是好政策,这个政策是国家的政策”,就是在这样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疏导和讲解之下,“老百姓也容易接受”郭俊说。
现如今,最初制作的那块宣传牌也被展览在乌云牧仁自家的陈列室里,原来的砖瓦房早已翻新扩建,成为可以同时接待千人就餐的牧人牧家乐礼堂,门前的广场上,两顶被装饰一新的蒙古包里传出悠扬的草原牧歌。在乌审旗,借助“人口文化户”富裕起来的远不止这一家,目前,全旗已创建文化户30多户,人口文化大院4处,这些洋溢着社会主义新牧区文化气息的特色户、标兵户,让婚育新风扎下了根,真正成为草原牧民心中的家。
“多做暖人心、安人心的事”
这几天,家住无定河镇水清湾村的贫困户高升军正在为养猪还是养羊的事情犹豫。年初时候他接到郭俊的电话询问他的家庭情况,那个时候让他发愁的事情还有另外一件。“老房子坏的根本住不了人”,高升军用手比划出屋顶漏雨的样子说,“郭局长跑前跑后,我盖房子时候她来了好几次,拿的现金和好多吃的。有一次我不在家,她就把那些东西从窗户放进来”。在水清湾村,像这样让郭俊熟门熟路的贫困户不只高升军一家,村民雷香琴每回提起自家院子里那辆郭俊帮忙买的四轮车时,总会补上一句“可帮了大忙”。2012年,村民谷家明的妻子查出结核性胸膜炎,一家人的生活陷入困境,郭俊了解情况后,主动送了两吨水泥,帮助修建猪圈。“经常下来慰问我们”,雷香琴说,“郭局长还帮我们销售大米,销售了三四千斤”。
高升军最后还是决定搭羊棚养羊,因为“更稳定”。“郭局长经常给我打电话,问我有什么思路,让我把这些计划好”,高升军说,二小子明年就要大学毕业了,他的想法是“快点攒下钱给孩子办婚事”。
“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想问题,听听他们的家长里短”,郭俊就是凭着这股朴素的务实精神,想法设法带领育龄群众发家致富。在部分嘎查,她以人口和计生协会为载体,动员会员参与专业合作社建设。创新合作社计划生育协会发展模式:以合作社规模化养殖低息贷款,解决资金问题;对种畜、饲料、产品实行统购统销,节约了开支;引导贫困计划生育家庭参与合作社计划生育协会,走致富之路;推行优生优育,促进人口素质的全面提升。截至目前,乌审旗累计发展各类种养殖合作社、计划生育协会66个,带动500多名农牧民致富,养殖户的年收入增加约30000元。
“我们的工作充实又幸福”
如果有群众预约,在一些公休假日,郭俊也常常会来到单位,为这些“干农活要挤出时间”的群众办理服务证,推迟下班更是家常便饭。“从我现在的心里,更理解老百姓,更想体贴老百姓”郭俊说。可是遇到一些说情或是托关系、想要违规办理服务证的居民,在郭俊这里就“没什么方便可走”。对于那些只提供复印件“死活不给拿原件”的情况,“我们都要通过民政局去仔细核实信息”。从2007年开始,郭俊分管生育证审批和各项奖励对象审批10个年头,经手50000余人次,从未出现过差错。
“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还是愿意干这个职业”郭俊说,虽然在刚步入计划生育工作的时候,她也有过畏难情绪,可是“一直做下来,就觉得这个工作特别伟大”,因为“能做一些实实在在和老百姓相处的实事”。
从“不让生非要生”到“让生又不想生”,伴随着我国生育政策的调整,人们的生育观念也在悄然发生改变。郭俊说,她觉得责任不是小了而是大了,任务不是轻了而是重了,服务的人群也更多了。郭俊把新阶段的工作比喻为“我的新长征”,她要在全面实施两孩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的“新征程”上继续前行。
2016年6月,郭俊荣获2015——2016年度最美在基层——“全国十佳计生工作者”荣誉称号。(杨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