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9日


社区“万能章”

《内蒙古日报》(2017年1月9日) 12版

【回放】“死亡证明”“居住地证明”“生活困难证明”……尽管国家三令五申减轻社区负担,但一枚小小的社区公章,仍然让社区不堪重负。记者在成都采访就发现,目前一些社区仍有超过50项公章“非盖不可”,主要提供给公证处、银行等单位,同时也有大量证明需提供给民政、卫计等职能部门。

【热议】给社区“万能章”减负,不光是给社区工作减负,同时也是给社区居民减少麻烦,还有利于减少干群摩擦。要知道,当遇到非盖公章不可的事务时,社区不敢盖,而群众又等不起,这对干群关系和基层治理是一种累积性伤害。

给社区“万能章”减负,要厘清社区权力边界,清理涉及社区的证明事项,对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且社区有能力提供证明的,方可使用社区印章。要简化职能部门的办事程序,让他们承担起本该自己承担的信息管理事务,如居民的就业、户口状况记载等,而非一股脑儿地将相关职能摊派给社区,转嫁盖章风险。社区的性质是群众自治,既非乡镇街道的二级机构,也非政府部门的职能延伸,清理掉不该它们所盖的公章,谁家的“娃”谁领回去,可使社区回归应有身份,将更多精力用于服务居民。

(李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