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9日


下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盘棋
——三论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十届二次全会精神

《内蒙古日报》(2017年1月9日) 01版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从根本上要靠供给侧推动,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亦然。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必须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当前,我区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虽然有周期性、总量性因素,但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导致经济循环不畅,唯有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想办法,以满足需求为最终目的,以提高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深化改革为根本途径,才能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

“非知之难,行之惟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去年通过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我区部分行业市场供求和市场预期有了积极变化。今年我们要增强定力、巩固成果,把“三去一降一补”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推动五大任务取得实质性成效。

去产能,既要去掉那些低端落后无效产能,防止已经化解的过剩产能死灰复燃,又要更加注重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治办法,加强政策引导,完善退出机制。去库存,要因城施策,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在拓需求、控供给、转方向上下功夫。去杠杆,要在控制总杠杆率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企业债务杠杆。降成本,要强化蓄水养鱼意识,在简政放权、减税降费、金融扶持、流通体制改革等方面打出一套政策“组合拳”。补短板,要聚焦基础设施、脱贫攻坚、产业转型、科技教育、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突出短板集中发力。既补硬短板也补软短板,既补发展短板又补制度短板。

农业稳,天下安。我区农牧业资源得天独厚,是天然的绿色农畜产品基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牧业领域也要覆盖。要针对各地自然条件差异很大的现状,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优化农牧业区域布局。要扩大优质农畜产品有效供给,在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前提下,发展粮草兼顾型农业和草食畜牧业,提高畜牧业品质。要推进农村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产业融合、区域统筹、主体协同的农牧业发展格局。要深化农村牧区产权制度改革,赋予农牧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利。

马不解鞍连续战,再披戎装起征程。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谋划,精准发力,在苦干实干中把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就能为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培育新优势、开拓新境界。

本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