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6日


圆桌观点

《内蒙古日报》(2017年1月16日) 08版

敢闯敢拼敢创新

【两会话题】

面对新常态,老路子行不通又走不远,唯有敢闯敢拼敢创新,才能变挑战为机遇,推动发展迈上新台阶。

新兴产业增速明显快于工业平均增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如今的内蒙古大地,到处涌动着创新创业的春潮,祖国北疆绽放出活力迸发的新面貌。梳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无处不体现着创新的澎湃激情,蕴含着创新的无畏勇气,闪烁着创新的思想火花。

今年两会上,如何运用创新思维振兴实体经济、发展旅游产业、提高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等,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创”出更多内蒙古奇迹

白江宏

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首套全断面掘进系统在神州矿区工业性实验成功,标志着我国煤炭采掘技术向国际化迈出一大步。创新驱动的强大引擎,正在你我身边悄然创造奇迹。

新常态下,靠什么推动我区工业迈向中高端、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内蒙古给出的答案坚定有力:全面落实中央关于振兴实体经济的部署,坚持创新驱动,坚持调整存量和做优增量并举,加快工业转型升级。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必须处理好新与旧的关系。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思维。一方面,用新技术新业态全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老产业”也能够焕发新活力。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大数据、节能环保、高端装备、生物科技、蒙中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让新兴产业成为拉动我区工业发展的生力军。

科技创新是创新驱动的核心力量。从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投入、科技体制改革等多方面鼓励创新、助力创新,让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澎湃奔涌,让各行各业的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就一定能催生更多的内蒙古奇迹。

让壮美内蒙古成为聚宝盆

安华祎

壮美的草原风景、诱人的察尔森湖冬捕、刺激的阿尔山滑雪场……越“冷”越“热”,各季各景、景景都美,已成为了内蒙古旅游的新常态。在今年的自治区两会上,全域旅游、四季旅游,实施“旅游+”战略等话题的热度高涨。

众所周知,打牌要想赢得胜利,必须打好关键的几张牌。近几年,我区旅游新业态发展迅速,节庆旅游活动丰富多彩,四季旅游产品花样繁多,很大程度得益于打出了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创新发展这几张关键的好牌。

新的一年,新的起点。新环境下对内蒙古旅游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顺应全域旅游发展趋势,继续创新思维、主动作为,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旅游业规划、建设和管理全过程,让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提升旅游品位和内涵,提高旅游管理服务水平,实施专业化、精准化营销。

形成全要素、全产业链旅游发展模式,并使其成为投资的重点、消费的热点、开放的亮点,就能把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让壮美内蒙古成为聚宝盆,为我区经济行稳致远加油给力。

下好协调发展的“大棋”

李振南

“唱和如一,宫商协调”。无论是古代中国的传统智慧,还是当代中国的发展理念,协调的重要性都毋庸置疑。

全面小康是城乡区域共同的小康。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坚持以城带乡,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坚持优化布局,形成多极支撑的区域发展格局。”这是我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提高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水平,一方面,要以和林格尔国家级新区建设为牵引,推进呼包鄂和东部盟市两翼联动,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另一方面,还要发展县域经济,推进基础设施向农村牧区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牧区拓展,补齐短板,增强发展后劲。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下好协调发展这盘“大棋”,解决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保障支撑能力不强的问题,我们才能闯关夺隘、昂首阔步迈进全面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