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务 稳增长惠民生 亮点纷呈 |
□本报记者 王连英
2016年,在全区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下,我区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效能不断显现,金融服务日趋完善,稳增长、惠民生的作用显著增强。
存贷款保持两位数增长。截至去年11月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首次突破2万亿元,达21085亿元,同比增长18.6%,高于去年同期6.8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3007.4亿元,同比多增1660.6亿元。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9181.6亿元,同比增长14.5%,高于去年同期1.3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2040.9亿元,同比多增241.9亿元。
信贷结构调整优化。去年,全区信贷投放倾斜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贷款大幅增长,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明显加大。截至11月末,全区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余额10578.1亿元,同比增长17.3%,快于各项贷款增速2.8个百分点。信贷资源持续向民生领域倾斜,主要投向公路、环保、生态和其他公益性项目。截至11月末,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66.4%和69%,分别较各项贷款增速快51.9和54.5个百分点。
棚户区改造项目信贷投入增加。国开行内蒙古分行和农发行内蒙古分行利用人民银行抵押补充贷款(PSL),有力地支持了棚户区改造项目顺利实施。前11个月,累计发放棚改贷款742亿元,新增棚户区改造贷款650亿元,占全区贷款增量的31.8%。
个人二手房交易贷款大幅增加。去年,我区个人再交易房信贷投入大幅增加。截至11月末,再交易房贷款272.2亿元,比年初增加102.3亿元,同比增长64%,有效地满足了群众的改善型住房需求。
大力推广金融创新。积极开展“两权”抵押试点,开辟农牧区融资抵押物新渠道。截至11月末,全区“两权”抵押贷款余额39.95亿元,共有33个旗县(区)开展了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包括耕地、林权、草牧场)抵押贷款,贷款余额37亿元;有4个旗县(区)开展了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业务,贷款余额2.95亿元;稳步推进金融精准扶贫。据初步统计,截至11月末,全区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882.2亿元,同比增长57.8%。
金融服务供给侧改革呈现新亮点。优化信贷投向结构,力促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截至11月末,全区金融机构采矿业和制造业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5%和12.6%,分别低于全区各项贷款增速9.5个和1.9个百分点;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助力房地产行业去库存。截至11月末,除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以外的房地产开发贷款同比下降23.4%,购房贷款同比增长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