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23日


祝福与温暖
儿童福利院里的感动

《内蒙古日报》(2017年1月23日) 08版
小手绘春联爱心暖社区
1月21日上午,呼和浩特市锡林南路小学三年级七班的同学们在玉泉区长和廊办事处组织开展“暖冬行动”进社区活动。同学们用自己攒的零花钱买来鸡蛋、杂粮、奶茶等慰问社区的贫困老人,有的同学还书写了春联给老人送上新春的祝福。
本报记者 李永桃 摄
写春联 送祝福
书法爱好者正在写春联。 近日,呼市鸿福助老中心举行了“百人齐笔、共送祝福、青城鸡年乐”百人现场书写春联大型公益活动。据了解,本次活动将写1万幅春联,在公园、敬老院、街道办事处等地方免费发放给老年人。
本报记者 韩卿立 摄
慰问困难群众
1月22日,丰禄车队队员们正在慰问困难群众。当日,为让困难群众度过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内蒙古丰禄车队组织党员队员走进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金河镇根堡村,对该村十几户优抚对象进行慰问,并送去米、面、油、牛奶、香油、鸡蛋等慰问品及慰问金。 本报记者 通拉嘎 摄
“额济纳号”上大联欢
1月19日,从呼和浩特开往额济纳旗的k7911/2次列车上,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演员寇亚军表演笛子独奏《牧民新歌》。当日,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歌舞团26位演员和呼铁局包头客运段呼京车队多才多艺的乘务员们联袂带来的列车新春大联欢活动为旅客送上精彩的演出。 本报记者 柴思源 摄

□见习记者 包小婷

近日,记者走进呼和浩特市儿童福利院,第一次听到这里有个“模拟家庭”的养育模式,便心生好奇一探究竟。原来,在这个儿童福利院里面抚养的孩子都带有中重度残疾,“爸爸”和“妈妈”都是真实的夫妻,为了照顾这些孩子,他们住在了福利院。他们不光要负责孩子的饮食起居,而且每半个月都记录一次孩子的成长变化,以便后期更好地照顾和培养孩子。从2008年实施这个计划开始,参与计划的工作人员都是通过应聘、培训上岗、具备一定经验的人员。

我们到颂颂家的时候,2009年到这里的景凤英妈妈正在照顾颂颂,他们已经相处了3年。景凤英已经54岁,自己的儿女都已成家立业,她和丈夫便来到福利院照顾这些孩子,连大年也都在这个大家庭里度过。虽然照顾孩子有些辛苦,可凤英妈妈说起孩子来满是开心,当她回忆起习近平总书记来这里慰问的时候更笑得合不拢嘴,还给我们指着墙的正中间挂着放大了的习总书记和他们交谈的照片。最后,我们要走了,机灵的颂颂在凤英妈妈怀里向大家挥着手说再见,充满稚气的声音引得大家都笑了。

另一个屋子里,一群五六岁的孩子围坐在一起玩游戏,旁边的老师唱着丢手绢的儿歌,拿到手绢的孩子挥着手绢高兴地绕着大家跑。

在“未来星之家”志诚和志静的家里,一进门便可以看到墙上挂着习总书记和志静用手语交流的照片。工作人员介绍,其他屋子都改造成了温馨的上下铺,为了保存习总书记来时的原样,只有这间屋子没有被改造。已经工作的姐姐志诚正在辅导放寒假的妹妹志静做功课。姐姐是从福利院里走出去的优秀孩子,现在是呼市中蒙医院的医生,只要有假期都回来福利院住。妹妹是听障孩子,窗台上放着她获得“三好学生”的证书。当我们要离开时,她们还在沉浸在学习中。窗外寒风冷冽,记者的心却被福利院的温暖所包围,久久不能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