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23日


以生态文化涵养绿色发展

《内蒙古日报》(2017年1月23日) 11版

□李振南

生态环境保护中,制度是保障,文化是支撑。纵观古今,环顾中外,任何国家和地区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离不开优秀文化的涵养和支撑。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指出:大力培育发展生态文化,传承民族文化崇尚自然的优秀基因,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崇尚生态文明、共促绿色发展的社会风尚。

从人类发展进程来看,人类和自然的关系经历了无知敬畏、盲目崇拜、狂妄征服、过度开发这几个过程。尤其是后两者,导致了全球变暖、土地荒漠、乱砍滥伐、资源枯竭等一系列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把培育发展生态文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让生态文化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理所应当。

泱泱五千年,中华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文化“富矿”。无论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存智慧,“厚德载物”“生生不息”的道德意识,“仁爱万物”“协和万邦”的道德情怀,“和谐共生”“与天地参”的道德理想,无不在揭示一个浅显易懂的道理:人类是天地万物的一部分,人类与自然息息相关。这种敬畏生命、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意识和价值追求,与今时今日我们培育发展生态文化的目的不谋而合。

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培育发展生态文化,是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题中应有之义。在我区生态环境保护的进程中,就应该高度重视繁荣发展生态文化的意义和作用,积极开展各种生态文化的宣传教育活动,提供丰富多样的生态产品和文化服务,增强人们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的自觉性,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

当然,知易行难,培育发展生态文化,归根结底还是要体现在人的价值观念转变与日常生产生活实践中。这是一个需要全民参与的长期任务,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也不能单纯依靠教育部门来完成,只有政府积极引导、公众主动参与、社会各行各业全力支持,培育发展生态文化才能长期坚持下去,不断取得进步。

生态文化是一种精神财富,只要我们善于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不断培育发展生态文化,让生态文化深度融入主流价值观,形成全社会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就能为保护环境提供最有力的支撑,让我区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人民更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