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24日


“我家有个好亲戚”

《内蒙古日报》(2017年1月24日) 16版

□本报记者 张慧玲

1月22日,天气有些冷。汽车行驶在鄂尔多斯达拉特旗树林召镇到白泥井镇的公路上,途径四大股收费站时,收费站东面立着的“实施精准扶贫是惠及贫困户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发展工程”宣传语让人们的心里暖和了起来。

和标语相呼应,达拉特旗认真贯彻中央、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精准扶贫各项部署,紧紧围绕“六个精准、六个一批”脱贫要求,咬定目标,强化措施,完成了年度脱贫各项任务。在2016年底,达拉特旗国家级贫困户1701户4385人全部脱贫,提前两年完成脱贫任务。“我们能脱贫,全是因为家里有好亲戚呀。”当地的贫困户亲切地称呼帮扶干部为亲戚。

“我的亲戚是技术员”

说起养猪,树林召镇二锁圪梁村的吕瑞峰真是有苦说不出。2012年他建了种猪场,养了200多头猪,没想到当年闹猪瘟,不到一年,猪全死了。此后,他家背负了70多万元的债务,妻子有冠心病,家里还有2个孩子要上学,生活一下子陷入困境。2015年11月他家被评为国贫户。

2016年春节前一天,旗里召开会议,要求正月初五前,包扶干部必须到贫困户家中了解基本情况。旗委书记白永平包扶吕瑞峰家。

“正月初四白书记第一次来,和我们一起过年。他给我们做了养殖规划。3月15日,白书记第二次来,让防疫站的人给我们做技术指导。”吕瑞峰说,“那时候扶贫款还没到,白书记自掏腰包,让我们先把猪崽买了,就这样我才有了3头猪崽,扶贫款到了以后又买了3头。”

“5月份,白书记第三次来,让我们走‘种植+养殖’的路子,种玉米喂猪,旗里负责给卖猪。现在母猪都带上崽了,开春大约会有40头猪崽出生。”说起来年的规划,吕瑞峰一家很兴奋。

养殖需要技术指导,种植也需要技术指导。树林召镇五股地村的苏炳林一家也是国贫户。“我真幸运,包扶我家的干部是旗水务局杨君局长,他以前是农牧业局的,懂种植技术。2016年给我家建了大棚,大棚种进去以后,每天他至少来2次做技术指导。”苏炳林说。

“首先要指导被帮扶人怎样调整结构,再有就是蔬菜、茬口如何安排,病虫害如何防治。”杨君说。

“我的亲戚是会计员”

“家里两口人,发放产业发展资金8000,买了12口猪,预计明年春天可以收入2万块钱。扶贫办还免费给发放7只基础母羊,这也能多一笔收入。”别看手里没拿算盘,达拉特旗副旗长黄建军如同老会计般,把自己帮扶的周胜利一家的帐算得清清楚楚。

周胜利是树林召镇张铁营子村村民,家里只有老两口,媳妇常年生病。光靠种12亩地的微薄收入还不够糊口的。“黄旗长多次来我家了解情况,反复核实以摸清我家的底细。了解到具体情况后,不停地给想办法出主意。”周胜利说,“这一年来,不仅帮我们领取了低保救助金,把我们看病的医疗费都报销了,还给了我们产业资金和基础母羊,帮助我们建了猪舍、鸡舍,并且帮我们解决了订单葵花和籽种的问题。黄旗长就是我家的亲人,事事都为我们盘算好。”

像对待周胜利家一样,黄建军的算盘还打到了另一个包扶户张来存家里。“我给算算,家里种了9亩玉米,毛收入1万块钱,媳妇打工,一年收入1万5千元,可是今年看病花了2万块钱,家里还是生活不下去。”

张来存属于市级贫困户。他身有残疾,孩子刚大学毕业也没有收入。考虑到这些,黄建军再次充当起了会计这个角色:产业扶持资金发放4500块钱,买2口猪,能收入3000块钱;2016年4月安排孩子在一家煤矿企业上班,每月2000元。这两笔账算下来,大大减轻了张来存的家庭负担。

“领导重视我们,真心实意的帮助我们,我们贫困户才有了脱贫的办法和路子。包扶干部真是我们的好亲戚呀。”张来存说。

“我的亲戚是推销员”

“今天刚杀了6口猪,猪肉就全卖掉了。多亏了包扶我家的史主任联系了槟果农牧电商平台。”达拉特旗王爱召镇杨家圪堵村异地搬迁贫困户白卫星说。

白卫星嘴里的史主任是达拉特旗扶贫办副主任,自从她来到了白卫星的家里,这个家就一改往日的萧条与沉寂。“我家是国贫户。我在2010年因为车祸丧失了劳动能力,妻子身体也不好,还有2个学生。为了让我家早日脱贫,史主任可动了不少脑筋。”白卫星说,“异地搬迁给了2万元,家里4口人的产业发展资金共1.6万元,买了6口猪花掉2万元。杀猪之前史主任就给联系了电商帮我销售猪肉,每个猪有300多斤,每斤按照18块钱卖,6头猪就是3万多元,卖掉猪肉的纯收入就有1万多元。”

白卫星家的扶贫手册上这样记载着:帮扶目标,年人均收入超过4000元,2016年底脱贫,3年脱贫不脱钩。白卫星家帮扶前年纯收入只有9300元,年人均纯收入只有2325元,帮扶后,他家年纯收入达到21576元,年人均纯收入5394元。“包扶干部给我们贫困户做规划,钱怎么花,花在那些项目上,产品出来后如何销售,这些都为我们想到了。”白卫星说着说着眼圈就红了,“史主任他们这些包扶干部,来贫困户家的次数比回家看父母的次数还多。”

“作为包扶干部,我们要让贫困户脱贫,扶上马以后还要再送一程。已脱贫的还要再包2年。”史永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