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24日


新春走基层

《内蒙古日报》(2017年1月24日) 08版
学习传统文化
1月23日,小朋友在和林格尔县的“绿果果文化大院”跟着非遗面塑传承人学习捏面人。当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精心培育少儿人才——百人百组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之行”在和林格尔县举办,来自呼和浩特市锡林南路小学的近百位家长和学生参与了写万福、观看非遗项目展览等活动。本报记者 王磊 摄

“打算给儿子在城里买新房”

□本报记者 皇甫美鲜 海军

腊月二十五,记者来到察右前旗平地泉镇南村,在村民魏喜家的暖棚里看见了正在为黄瓜苗松土的魏喜夫妇。

魏喜夫妇跟很多南村村民一样也是蔬菜种植户,他们家有总面积1.2亩的2座暖棚和3座拱棚,一年四季都在种植蔬菜。蔬菜种植需要细心照料和日复一日的管护,收入高低离不开平时的辛勤劳动。

“2个暖棚种植蔬菜年收入能有5万元,再加上另外3个拱棚和其他收入,全家一年能赚10万元。” 魏喜说得很干脆。

种植业要想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学的支撑。“我们的苗都是山东一家企业提供,通过快递邮过来,比普通苗成活率高,栽植技术也是他们教,这样我们很省心。前些天在大棚里安装了20盏补光灯,黄瓜晚上也照样长的快。” 魏喜笑着说。

魏喜家的蔬菜都送到集宁区各惠民园,销路有保障,同时,因为黄瓜好吃,比别的同类蔬菜价格也高。

对父母来说,孩子是他们最大的牵挂,魏喜夫妇也不例外。“我们有个儿子,在呼和浩特工作。新年最大的打算就是给儿子在城里买新房。” 魏喜显得很自信。

南村党支部书记邓润奎介绍,南村有4个自然村,常住户324户,常住人口1028人。全村耕地面积6400亩,其中蔬菜种植面积全年稳定在3400亩。2012年利用京蒙对口帮扶项目资金建的大棚和去年跟乌兰察布欣康源公司、山东中泰公司两家企业合作建设的225座大棚,到目前全村建成大棚324座,全村人均收入达到13000元。

情暖回家路

□蔡定雄 朱塞梅

刚刚送走踏上K1384次的旅客,锡林浩特公安处桑根达来派出所的青年爱心志愿服务者就在长长的站台上看见两位蒙古族老人在焦急张望。志愿者立即上前询问,得知老人在等待自己儿子来接站时,志愿者苏德一边用蒙古语安慰老人,一边帮助老人提拿行李,直到其儿子到来!

春运期间,在桑根达来,警民鱼水情深的故事并不鲜见。

志愿者送走等待儿子的蒙古族老人返回候车室时,发现一名岁数较大的旅客手拿着一桶方便面在左顾右盼,志愿者及时过去问询:“老人家,您是不是要泡面吃,我们专门准备了热水,可以帮您泡。”看着志愿者跑前跑后帮自己泡面,老人一个劲地感谢。下午15时许,在候车室一角,突然有一名穿着蒙古袍的老年人,用手使劲捂着肚子,头上直冒汗。“您怎么啦?哪儿不舒服呀?”志愿者问询。老人一字一顿地说:“肚子疼,好像是拉肚子。”志愿者赶紧从药箱里找药,并倒水让老人家吃药,半个小时后,有所缓解的老人感激地与志愿者们一一握手,并诚恳邀请他们去牧区做客。

一年一度的春运,在温暖人心的警民守望相助的故事中,平安、有序、温馨地进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