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26日

【百姓声音】
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

《内蒙古日报》(2017年1月26日) 05版
锡林郭勒盟人大工委副主任、
苏尼特左旗旗委书记
邢文峰
刚照日格

对话人:

锡林郭勒盟人大工委副主任、苏尼特左旗旗委书记 邢文峰

本报记者 巴依斯古楞

【核心提示】

扎实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重点区域造林绿化等生态工程建设,沙源治理总面积达到了100万亩,重点区域绿化造林3200亩。

苏尼特肉食品精深加工园区被评为全区农牧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各类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辐射带动牧户占全旗总数的三分之一,完成40万只苏尼特羊全产业链追溯体系建设任务,可追溯羊肉每公斤价格高于市场价2元,为牧民增收1100多万元。

一期全旗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全面落实,覆盖全旗7个苏木镇49个嘎查,涉及草场面积5111万亩,5年共兑现奖补资金5.9亿元,5600多牧户1.9万余牧民从中受益。

巴依斯古楞: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强调了要守住生态底线,绝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请问邢书记,苏尼特左旗生态建设具体做了哪些工作,着重采取了哪些措施,目前进展情况如何?

邢文峰:多年来,苏尼特左旗立足荒漠半荒漠化草原的生态实际,始终坚守草原生态底线,不断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实现了美丽与发展双赢。

一是在发展中保护生态。在产业发展中,实施了畜牧业划区轮牧,严格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在项目布局、产业发展、工程实施等方面严格准入门槛,严格落实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制度,今年关停“未批先建”和“久拖不验”建设项目25个。

二是在治理中修复生态。扎实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重点区域造林绿化等生态工程建设,沙源治理总面积达到了100万亩,重点区域绿化造林3200亩,促进了草原生态持续好转。全力推进和谐矿区建设,着力抓好矿区复垦绿化、污水处理等工作,废弃地复垦、地质环境治理478公顷,无主采坑填埋182个,努力将矿业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三是在改革中改善生态。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改革试点,成立了生态保护局,建立了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重要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区等重点区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提起全区首例环境公益诉讼,以鲜活生动的法治案件,引导社会舆论,倡导法治观念,切实提高职能部门、干部队伍的执法监督意识和广大牧民群众的法治生态意识。

巴依斯古楞:在守住生态底线的同时,如何更好地维护好当地牧民的利益,如何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邢文峰:在守住生态底线的同时,始终高度关注广大牧民群众的现实利益,抓住矛盾的两个方面,统筹兼顾、两手并进,一手抓畜牧业增收,一手抓政策奖补,促进牧民增收致富。

一是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坚持用产业化思维和工业化理念谋划畜牧业发展,探索推行了“3+1” 现代畜牧业发展模式(紧抓“牧场—工厂—市场”3个环节,打造牧企联结1个链条),2016年全旗苏尼特羊标准化畜群达到1800群,优质肉牛发展到12万头,全旗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达到168万头(只)。苏尼特肉食品精深加工园区被评为全区农牧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各类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辐射带动牧户占全旗总数的三分之一,完成40万只苏尼特羊全产业链追溯体系建设任务,可追溯羊肉每公斤价格高于市场价2元,为牧民增收1100多万元。

二是全面落实草原生态奖补政策。一期全旗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全面落实,覆盖全旗7个苏木镇49个嘎查,涉及草场面积5111万亩,5年共兑现奖补资金5.9亿元,5600多牧户1.9万余牧民从中受益,年人均享受补贴资金达到6200元左右,极大地增加了牧民政策性收入。

巴依斯古楞:今后在进一步做好生态建设方面苏尼特左旗有哪些思路和做法?

邢文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始终把绿色作为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坚守生态良好底线,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一方面,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严格执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和冷暖季节适宜载畜量政策,加快实施“减羊增牛”战略,继续推进“3+1”现代畜牧业发展模式,认真抓好国家级“标准化+畜牧业”示范旗县创建,建立优质良种肉牛产业示范区和运作规范的全旗苏尼特羊养殖协会,积极探索“四季出栏、均衡上市”的新路子。依托丰富的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资源优势,加快推进光电和风电清洁能源项目建设,积极发展新型风机设备、风光互补设备组装等装备制造业,推动产业延伸配套,构建集约高效的现代工业体系。从全域旅游的高度,启动实施“旅游+”战略,发挥独特的草原资源优势,进一步完善全旗“一轴三区”旅游产业发展布局,加快培育“牧人之家” “蒙古包旅馆”等特色项目,着力打造原生态旅游。另一方面,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决策制度、评价制度、管理制度、考核制度4个方面,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积极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度,加快草原生态红线划定,对野生动植物等生物多样性进行统一监管。加强行政执法与司法部门衔接,推动环境公益诉讼,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将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和环境保护成效指标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

生态富民双丰收

这几天,苏尼特左旗达来苏木呼格吉勒图嘎查牧民刚照日格心情很舒畅,因为1年的辛苦终于有了硕果,今年牧业收入进账20多万元。更让他高兴的是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又要实施了,自己每年加大出栏力度,就是为了草畜平衡,让草场得以“休养”,如今国家又要给补奖金,这样收入不减反而增加,消除了他的后顾之忧。

刚照日格自家有3000亩草场,又租赁了18000亩草场,不管是自家的还是租赁的,他都特别爱护。他将20000多亩草场划分为春、夏、秋、冬4块使用,这样划区轮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仅保护草场,还能保证羊的膘情。

刚照日格家的羔羊加入了溯源体系后,都拥有了自己的耳标,通过互联网销售羊肉,实现了苏尼特羊肉的优质优价。5年前,他觉得应该响应旗里号召的“算账养畜”和“持家算账理财”理念,把钱花在刀刃上,因此,他把领到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奖金合理利用在畜牧业生产方面。

(王润枝)

【背景链接】

苏尼特左旗,位于中国四大天然牧场之一的锡林郭勒大草原西北,该旗96.7%的面积属于草原。

为治理草场退化,减轻牲畜和人对草原生态环境的影响,近年来,苏尼特左旗始终把“绿色”作为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旗委、政府带领全旗各族人民秉承“坚韧不拔、自强不息、负重前行、勇于赶超”的苏尼特精神,以生态为先,制定实施“南牛北羊,压减山羊,保护马和驼”的发展思路,按照盟委提出的“减羊增牛”现代畜牧业发展战略,不断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化水平,创新生产经营方式,全力推进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为全旗绿色发展之路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