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26日


牧民石伊拉图的新年愿景

《内蒙古日报》(2017年1月26日) 07版

□本报记者 赵曦

年味渐近,清冽的风吹在脸上少了冷冽,多了柔和。

我们的汽车缓缓停在一座平房的大门前。推开门,房子不远处,一位身着紫红色蒙古袍的牧民正在羊圈喂羊,收拾草料。远处,两只又肥又大,白色、黑色的火鸡正在悠然觅食……这一切镌刻在四周辽阔的牧野,宛若一幅图画,温暖、恬静、淡然。

“赛拜努!”

“赛拜努!”

这位牧民就是鄂托克前旗敖勒召其镇敖勒召其嘎查的石伊拉图。他家有土地900多亩,一直从事牧业生产。2005年,他与当地7位牧民成立合作社,主要经营阿尔巴斯山羊和当地绵羊养殖和销售。2007年他们共同认证“熹里”商标,2008年注册成立熹里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目前,他们的牧场,年生产肉羊能力达到15万只,2016年,“熹里”商标荣获自治区著名商标称号。

推开家门,只见五六位牧民围坐一圈,一边喝奶茶,一边畅谈。

“这些年日子越来越好,我们这儿的牧民家1年收入20多万,都是平常事,吃穿用度已经不是我们考虑的事情了。马上就要过春节,大家琢磨着明年怎么干,才能把阿尔巴斯山羊和当地绵羊产业做大做好。”石伊拉图笑着说。

“我们既是石伊拉图的朋友,也是生产经营的合作伙伴。大家卯着一股劲儿,想趁着党的好政策,干一番事业。”孟克达来说。

“我们祖祖辈辈从事牧业生产,经营不是长项,为了做大产业,我们急需与营销企业对接,做好销售问题。其次,就是解决冬季羊的补饲问题,提高牧草饲料品质,让我们的羊肉品质达到一流,亮出草原羊肉品牌。”巴图那顺说。

鄂托克前旗地处荒漠化草原,牧草种类多达200多种,其中中草药就达30多种,牧场周围60公里以内没有污染企业,是养殖羊的优质天然牧场。而且,当地养殖阿尔巴斯山羊和当地绵羊历史悠久。

发挥当地地域资源优势,促进畜牧业转型发展,让牧民养羊的专业化道路越走越宽敞。积极与销售龙头企业合作,做到产销一体化,是石伊拉图他们的新年愿景。

今年,鄂托克前旗科学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按照“稳羊增牛、北牧南粮”的总体思路,着力打造北部生态畜牧业和南部高效农牧业两条产业示范带,启动建设现代生态示范园区,提升完善农畜产品交易市场,新引进金维福仁、余粮蓄业、中川三合、亿维4家龙头企业,恒科、人人益2个肉牛肉羊加工项目建成投产,通过“六化”联动,加快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石伊拉图说:“这些政策和举措,将对我们旗的牧业发展之路发挥重要作用。”

石伊拉图的新年愿景散发着草原牧区的芬芳,他的愿望,也凝聚着多少内蒙古发展农牧业产业人的心声和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