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6日


“四知”与“慎独”

《内蒙古日报》(2017年2月6日) 10版

□白守双

汉代华阴人杨震通晓经文,风雅清正,志存高远,人称“关西孔子”。他曾推荐“贤人”王密做昌邑县县令。一次,杨震因公事路过昌邑县,晚下榻于馆驿。夜深人静之时,王密怀揣十金前往馆驿相赠,以谢杨震知遇之恩。杨震拒而不受。王密急切之下说:“幕夜无知者。”杨震正声而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

与杨震“四知”典故齐名的,是清代河南巡抚叶存仁的一首诗。叶存仁做了30余年的官,他离任时,僚属为其送行,为避人耳目,特地在夜里用小船送来大批礼品,叶存仁见此情景,写下一首诗:“月白风清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书毕,将馈赠完璧归赵,后世传为佳话。

古往今来,贪官们一个个地倒下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没有守好“慎独”二字。所谓“慎独”,指的是谨慎地对待自己一个人独处的思想和行为,也就是“心有所惧,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总有“十目所视,十手所指”之感觉。

《中庸》说:“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小鸟眼前飞过还有个影呢,何况那么大个人?党员领导不能“八小时之内做人,八小时之外做鬼”,不但要管好自己,更要管好自己的司机、秘书、家人和亲友。立上等志,做中等人,享下等福。党员领导干部有两样致命的东西千万碰不得,碰了必被捉,一曰“不义之财”,二曰“婚外美色”。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古人的“四知”与“慎独”,都是很好的教材,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该从小事做起,从衣食住行做起,不为金钱所诱,不为美色所迷,不为物欲所累,慎独慎初、自警自省,树立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