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访乌兰察布市委副书记、市长费东斌 |
□本报记者 皇甫美鲜
自治区“两会”闭幕后,就如何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做好2017年工作,记者采访了乌兰察布市委副书记、市长费东斌。
记者:围绕贯彻自治区“两会”精神,乌兰察布市2017年的总体想法是什么?
费东斌:2017年是乌兰察布市加快跨越赶超、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一年。我们将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守住发展、生态、民生三条底线,加快转型升级,促进五化协同,全力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我们确定了今年的发展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按可比口径增长8.6%,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9%和10%。
记者:围绕上述目标,乌兰察布要着力抓好哪些工作?
费东斌:实现这些目标,我们重点要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见实效。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组织好春季和秋季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推进活动,重点在产业发展、“七网”建设、公共服务等领域实施亿元以上项目280个,总投资1914亿元。发挥重大项目绿色审批通道作用,落实项目建设责任制,确保签约项目尽快开工、在建项目加快进度、建成项目投产达效。围绕首都产业转移和功能疏解,重点在大数据、装备制造、木材加工、服装加工、食品加工、旅游养老、商贸物流等领域取得突破;面向环渤海、珠三角、长三角、港澳台开展项目推介,引进一批带动行业发展、引领产业升级、补齐发展短板、增强保障能力的大项目、好项目。打好“财政、银行、证券、保险、担保”组合拳,全面推广PPP模式,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基金作用,推动资源资本化,特别要用足用好国家对贫困地区的IPO政策,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形成资本服务实体经济新模式。
在做强产业上下功夫,大力促进转型升级。主动顺应市场和消费的趋势性变化,瞄准京津大市场,扩大马铃薯、冷凉蔬菜、燕麦杂粮杂豆、肉羊生猪肉鸡等优质农畜产品有效供给,培育乌兰察布市特色品牌,使直供北京成为乌兰察布市农畜产品的金字招牌,打造面向首都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
推动工业经济迈向中高端。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抓住国家“光伏领跑者计划”和新能源替代燃煤节能政策,结合矿山环境综合治理和区域微电网建设,新增光伏、风电并网装机50万千瓦和230万千瓦。加快发展大数据产业,抓住内蒙古获批“国家级大数据基础设施统筹发展综合试验区”的契机,完善大数据云计算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体系,推进华为数据中心二期建设,加快建设全市统一的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着力打造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城市。全面提升石墨新材料产业,加强石墨新产品研发和应用研究,扩大石墨烯等高端新材料生产规模,建成自治区级石墨检验检测中心和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生产基地。做大做强高端化工和铁合金产业,推进氯碱化工产业循环发展,延长氟化工产业链,建成全国最大的绿色环保铁合金产业基地。
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物流+”,发挥高铁、机场、海关和中欧班列形成的新优势,建设七苏木中欧班列物流基地,构建药材物流、农畜产品冷链物流、国际商贸物流等体系,建设电子商务跨境产业园和北方食品药品电子商务产业园,加快形成辐射周边、大进大出的物流业发展格局。大力发展“旅游+”,把全市5.45万平方公里作为一个大景区来规划打造,实施好丝路文化博览园、集宁要塞文化旅游产业园、乌兰哈达火山地质公园、世界动物乐园等26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打造格根塔拉、辉腾锡勒和岱海温泉等景观升级版,举办承办中国创业创新博览会、中蒙博览会分会、自治区旅游那达慕、首届国际雕塑展等会展活动,提高乌兰察布市知名度,打响“京郊草原·避暑之都”品牌。大力发展“金融+”,积极落实自治区融资担保行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实现各旗县市区国有担保机构全覆盖,发展普惠金融、绿色金融,提高金融服务满意度。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任务。突出抓好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自治区先行先试的3项重点改革任务。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三清单一目录”,把该放的、该减的、该清的、该管的真正落到实处。下决心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农村牧区综合改革等,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同时,抢抓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京蒙对口帮扶等重大历史机遇,争取《蒙晋冀(乌大张)长城金三角合作区规划》获得国家批准,深化与北京在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医疗、扶贫和干部交流等各领域的合作,积极推进善丹呼日勒口岸前期工作,争取乌兰察布机场临时口岸开通运营,加快形成北上南下、东进西出、内外联动、八面来风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在共享发展上下功夫,切实增进人民福祉。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是我们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打赢脱贫攻坚战更是我们沉甸甸的责任。我们将按照自治区脱贫攻坚推进会议精神,深入实施“五个一批、六个精准”,在搞好精准识别上持续用力,在扶持特色产业上多想办法,在改善发展条件上集中突破,在加强公共服务上下硬功夫,不断提高脱贫攻坚的精准度和实效性,确保今年再减贫3.7万人、2个旗县摘掉贫困县帽子。切实办好住房、交通、教育、卫生、环保等涉及民生的好事、实事,更加直接地倾听民意、汇聚民智、关注民生、服务民众,大力建设民生政府。打赢“五城联创”攻坚战,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提高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实施“绿地、蓝天、碧水、净土”四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