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2日


“学生有真本事,就业才有好出路”

《内蒙古日报》(2017年2月12日) 02版

■上接第1版 把学生变成股东,把校内优质资源交给学生经营,在经营中提升学生创新能力,锻炼学生创业能力。

学院根据合作企业需求制定校企联合招生招工方案,确定招生的专业和规模。同时,学院与企业签订联合培养框架协议,“学徒”与学校、企业签订三方协议。学院承担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企业通过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在学院实习基地或企业车间进行岗位技能培训,真正实现了“入校即入厂”,校企一体化育人长效机制。

近年来,学院先后与北京云豪集团、大民种业、莱德马业、杜美养殖等多家企业开展了紧密型的校企合作,为企业“订单式”培养人才,设立了“大民种业班”“ 碧桂园班”等多种企业急需人才班,实现了专业人才的共管、共育、共培、共享,达到学校育人与企业用工的无缝对接。

“学生有真本事,就业才有好出路,我们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学到真本事。”

在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学习不是简单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这里专业课都在仿真环境里上,车间即教室。记者看到,建筑工程专业实训课,教室就是“微型工地”,墙体保温、钢筋捆扎、管道排设、防渗防漏等学习都是在“实战”中完成。

校园里无法模拟的生产环境,学院就把课堂搬到企业车间里。汽车专业实训课就在利丰恒泰汽车销售公司上,学生在老师和师傅共同指导下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根据教学目标,将整合后的基本知识、技能运用在实践课中,将实训内容转化为专业技能。

学院还与企业合作,建立了远程数字互动传输平台,将企业的生产、工作流程同步传送到课堂,学生在教室就能看到企业生产实景。

“学生有真本事,就业才有好出路,我们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学到真本事。”学院院长廉福生说。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极大地促进了学校办学质量的提升。近年来,兴安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4%以上,有些专业的学生还未毕业,已被相关企业抢订一空。

“学院不仅培养合格的技术工人,更要造就高素质人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让他们有竞争力才是目的。”

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学院发现,相比知识技能,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更重要。学院改革管理模式,突出学生主体,着力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在实现学院管理水平提高的同时,强化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学院不仅培养合格的高技能人才,更要造就高素质人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让他们有竞争力才是目的。”学院学工团队的老师向记者介绍。

学院因地制宜调整了教学课程安排,创设学生校内实践课,让学生参与校园管理。如今早操、晚自习、上课考勤、宿舍管理、卫生检查等,学生都参与,学生社会实践、建议收集、意见反馈等工作,学院也逐步鼓励学生参与进来,全方位地发挥其“三自”作用。同时将大学生服务中心、公寓、餐厅等服务性岗位提供给学生,作为学生在校内实习实训的平台,各院系选拔学生干部担任管理助理。在优秀学生干部、学生党员中选拔学生辅导员,与教师辅导员享受同样的岗位待遇并进行目标考核。

通过管理模式的创新,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涌现出了一大批创业典型。由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摄影协会、新媒体中心同学创办的内蒙古四叶草电子商务公司,现在已全面负责学院校园文化建设项目的运营活动,其整合校园文化品牌,着力打造的“兴安文化大讲堂”,面向校内外开放,邀请了许多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主讲,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学院创业团队正积极助推兴安盟绿色农产品在创业平台的网络营销。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已经成为兴安盟的一张亮丽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