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3日


向农牧业供给侧改革要动力

《内蒙古日报》(2017年2月13日) 10版

□李振南

2月5日,第14份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文件继续锁定“三农”工作,突出强调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政策、新举措,对于提高农业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以及经济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区农牧业资源得天独厚,是天然的绿色农畜产品加工基地。“十二五”时期,我区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保供给保稳定作用持续增强,其中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二连丰”,人均粮食占有量居全国第三位;畜牧业实现了“十一连增”,牛奶、羊肉、细羊毛、山羊绒等主要农畜产品产量均居全国第一。

看到成绩的同时,也不能忽略问题。当前,农牧业生产中玉米“一粮独大”、羊“一畜独大”的单一种养结构明显。受国内消费需求增长放缓以及进口冲击等因素影响,农畜产品供给数量、品种和质量未契合消费者需要,造成农畜产品供求结构性失衡。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从农牧业供给侧发力。

我区是农牧业大区,农牧业兴则百业兴,农牧业稳则全局稳。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绿色农牧业、节水农牧业、效益农牧业,加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打造优质绿色农畜产品品牌,推进农牧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实现农牧业大区向农牧业强区转变”。这一战略部署找准了我区推进农牧业供给侧改革的着力点,与中央一号文件高度契合。

经济新常态下,我区农牧业发展方式正由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农牧业结构由增产增量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越需要我们锐意进取、真抓实干、攻坚克难,主动适应和积极引领农牧业发展大势,向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动力,着力破解“三农三牧”难题,优化农牧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厚植农牧业发展优势,推进农牧业现代化。

一棵树,不可能一夜之间将根系深入大地;一间房,也不可能一夕之间就建起坚实的地基。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一样,作为一项战略性规划,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保持定力,一步一个脚印扎实迈进,积跬步至千里,由量变到质变,从而实现农牧业发展的全面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