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7日


鄂尔多斯:打造四季是景 全域皆景高品质旅游城市

《内蒙古日报》(2017年2月17日) 01版

□本报记者 王玉琢

新春佳节,丰富多彩的活动打响鄂尔多斯市开年旅游第一炮。鄂尔多斯国际创意灯会,设有200余组花灯,融合了民俗文化、蒙古族文化,体现国际性、时尚性,吸引大批游客观赏。独特创意的拱门、城堡、时光走廊、卡通人偶等场景使人流连忘返。春节期间,共接待游客69万人次(含一日游),同比增长25.1%,实现旅游收入3.1亿元,同比增长21%。

鄂尔多斯旅游资源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旅游资源数量多,类型丰富,极具吸引力。有历史文化资源系列、草原景观资源系列、沙地和沙漠景观资源系列、河流峡谷景观资源等4类系列优势景观。随着该市全域旅游、四季旅游大幕拉开,旅游产品开发建设如火如荼。

围绕“壮美内蒙古、亮丽风景线”的目标定位,本着全域旅游发展理念,鄂尔多斯市着力打造“四季是景、全域皆景”的高品质旅游城市,建设全国休闲度假旅游重要目的地。该市制定了《鄂尔多斯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意见》,加强旅游交通、酒店、饭店、商场、游客集散服务中心等设施建设;谋划打造精品路线,做好乡村旅游和红色旅游,开发休闲度假产品;深度推进“互联网+旅游”“旅游+文化”“旅游+城镇”“旅游+体育”等项目,实现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共融共赢。利用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形成了集采摘、垂钓、观光、休闲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并采取统一的对外营销平台,创新了营销手段。目前,全市有国家5A级景区2家,4A级景区27家。2016年接待旅游人数1040.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13.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9%和22.7%。

鄂尔多斯市将创建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作为发展全域旅游的重要抓手,重新修订出台了支持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从旅游用地、项目建设、基金扶持等方面,大力度支持全域旅游发展;依托完善的基础设施、厚重的民族文化、鲜明的地域特色,精心打造“天骄圣地、民族风情、大漠风光、休闲避暑”四大类旅游产品,推进旅游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互利共赢,涌现出一批新项目、新产品和新业态,推进旅游业提质升级。对区域进行整体规划布局,由“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转变,构建新型旅游发展格局。2016年实施重点旅游项目24个,完成投资8.4亿元,响沙湾沙漠莲花度假岛、万家惠欢乐世界等项目投入运营,新增4A级景区3家、3A级景区3家。建成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4家、自治区星级乡村旅游接待户54家。新编排大型民族歌舞剧《森吉德玛》和《库布其》。成功举办首届鄂尔多斯美丽乡村旅游节和第三届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暨首届鄂尔多斯国际创意文化大会,全年持续活动与集中活动相结合,月月有赛事,周周有活动,天天见游客,诗歌那达慕、舞蹈嘉年华、国际马拉松、沙漠音乐节等280多项活动精彩上演,为旅游业注入新活力,增强新动力。

以“四季那达慕、时尚那达慕”为主题的第三届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大会秋冬时尚那达慕,迎来了开门红,蒙古族圣火祭祀、鄂前旗冬季那达慕、成吉思汗陵新仪式大典、康巴什冰上龙舟体验赛等16场春节主题系列旅游活动,为全域旅游锦上添花。■下转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