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0日


贷款买车,算好了再出手
伴着车贷消费的兴起,按揭过程中的各种陷阱却越来越隐蔽。在选择按揭购车时,我们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提防这些陷阱,提前计算好各种费用,以免在购车过程中多花冤枉钱,发生不必要的麻烦。

《内蒙古日报》(2017年2月20日) 07版

免息不等于免费

目前,很多汽车金融产品都推出了“免息”“零利率”等车贷噱头,这对于很多消费者而言,诱惑往往难以抗拒。但如果细心的消费者认真计算一下,往往会发现,所谓的免息并非免费,最终仍旧将成本转嫁到消费者头上。

例如,银行信用卡分期付款的方式,往往最轻易麻痹消费者。这类贷款中,虽然月供中没有任何利息,但却在办理分期付款业务时,需要消费者支付一笔手续费。而这笔手续费却大有玄机,不仅包含了车贷的利息,还包括了经销商办理按揭业务的利润。其实,这些手续费就是通过车贷利息反推出来的,很明显的一点,一年期和两年期分期付款的手续费并不相同,正是由于贷款周期不同,导致的利息不同。

这种“偷换概念”的做法也同样出现在汽车金融公司。很多消费者认为金融公司本身是汽车公司的下属公司,在购车中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天经地义,而对于到底给予了多少优惠却从来没有细算过。汽车金融是独立的公司,而不是福利机构,它们可以配合厂家和经销商进行促销活动,但成本仍旧需要有人来承当。例如原本可以优惠1万元现金的车型,如果客户选择了车贷方式,优惠幅度就会缩减5000元,同时,经销商还可以额外收取客户手续费,相比全额付款,消费者支出的成本往往会更高。

低首付并非最划算

很多消费者在办理按揭中,往往只关注首款和月供两个数字,但对于利息是多少、月供怎样计算出来的往往稀里糊涂。不仅消费者如此,很多销售顾问也摸不着头绪,而这正是汽车金融擅长之处。相比银行按揭,汽车金融的优势是按揭门槛低,贷款方式更灵活,审批效率更高等,但也因此消费者会支付比银行高很多的车贷利息。而汽车金融的车贷利息又根据金融产品的不同、请求贷款的周期不同、信贷个体的资质差异而不同,导致车贷的利率是个变量。总之,大原则是,信用度好、审批轻易通过的客户可以获得较低利息,而信用度差、审批困难的客户,利息会有相应上浮。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如果自我评估信用度较好,最划算的信贷方式应当是传统的银行按揭,相比信用卡分期付款和汽车金融车贷产品,利率相对低一些。消费者可以同时请求几种按揭方式,然后进行对比、取舍。由于汽车金融的优势就是灵活性,所以在车贷过程中形式往往可以变幻莫测。汽车金融公司可以将首付款降低至两成左右,只需要将后面的贷款额度、利息进行一些调整。消费者虽然在开始尝到了低首付的甜头,但并非肯定是最划算的车贷方式,可能之后会为此支付更高的利息。而消费者往往关注产品本身有多大的吸引力,而哪款产品更实惠往往没有分辨能力。

捆绑销售花样多

在经销店中经常将车贷业务与车险、上牌等业务进行捆绑销售,例如,在汽车4S店办理了车贷业务,必须同时通过该公司购买全险,或是购买部分精品礼包。而车险中虽包含了车损险、机动车盗抢险和第三者责任险等强制购买的车险项目,销售顾问还会尽量劝说客户按照最高保额购买,并且买足各类附加险来提高保费。经销商除了赚取车贷、保险业务的手续费回扣外,还能赚装潢、上牌和按揭手续费等利润,相比一次性付款购车,利润要高出几千元。

在办理车贷业务前,首先要对多种购车方案进行比较,谈好购车条件。在销售顾问大力推销时,可以恰当地进行回绝,同样对于捆绑销售的项目也可以讨价还价,将价格压下来。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警惕二次抵押情况。虽然这样的问题较少,但车主还是应该警惕自己的汽车被经销商办理二次抵押,造成骗贷行为。

2.不要被低月供蒙蔽。汽车金融机构在对外宣传时,往往不会直接说明利率是多少,而是说月供、日供只有多少。但算清楚贷款的利率,将会是吓人的数字。车主因此应该主要衡量利率而不是月供和日供额度。

3.经销商收取高额手续费。买汽车往往通过经销商办理贷款,要收取一笔手续费。经销商往往会声称手续费是金融机构收取的,而实际上金融机构是不允许收取贷款手续费的,这是经销商自己核定的费用,以弥补办理贷款的一些人工成本。

4.办按揭前要协商好退订协议。汽车按揭在办理过程中,消费者可能遇到未成功审批发放贷款或比较慢的情况,在经销商签订的协议中一般会注明订金是否退还,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注意退还方式、日期及金额等信息,买卖双方应该提前协商好。

5.及时还贷至关重要。金融机构人士介绍,车主千万要注意每个月的还贷款时间,及时还贷。如果金融机构扣款不成功,三天之内就要打电话给车主催缴贷款,也可能产生一些额外的费用,这些连同利息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增加了车主的贷款成本。(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