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0日


屏蔽父母无关孝道

《内蒙古日报》(2017年2月20日) 10版

□杨朝清

为增强与子女的亲情互动,一些年迈的父母好不容易学会了用微信,却遭遇“屏蔽”。一腔热忱被泼了“冷水”,让他们不可避免地产生心理落差和相对剥夺感。朋友圈屏蔽父母的做法,归根结底在于子女和父母对朋友圈存在不同的用户需要和价值认知。

美国社会学家雷·奥登伯格认为,在现代社会,第一空间是家庭生活空间,第二空间是工作场所,第三空间是用来满足人们对社交、创意、娱乐需求的空间。在第三空间里,人们没有等级意识,没有社会角色束缚,可以把真正的感情释放出来。一些子女朋友圈屏蔽父母,就是希望拥有一个更加真实地表达自我、展示自我的第三空间。

伴随社会流动的加速,越来越多的父母和子女的日常生活缺乏交集,他们期盼利用社交工具来缩短彼此之间的距离,让自己和子女在社交网络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微信朋友圈给父母打开了一扇了解子女的窗户,却也会让子女感受到无形的压力。

一方面,父母和子女在知识背景、生活经历、消费观念、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代际差异,不可避免地出现思想碰撞和文化冲突;另一方面,父母的过度关心,也会给子女的正常生活带来困扰。就像很多子女习惯报喜不报忧一样,“朋友圈屏蔽父母”看似无情,实际上也隐含着子女对父母的爱与关心。

微信朋友圈承载着年轻人的精神文化诉求,不论是分享生活点滴,还是发表观点,抑或进行人际交往,年轻人更希望从微信中得到尊重、信任、认同等愉悦的心理体验,而不是担心、压力甚至质疑等负面情绪。说到底,即使是父母和子女这样的亲密关系,保持适当的距离、尊重彼此的隐私、包容彼此的第三空间,都是必要的。

“朋友圈屏蔽父母”并非不孝顺的举动,而是一种应该被人理解的“保持距离”。孩子将父母和自己的朋友圈隔离后,完全可以在现实世界中多一些弥补,多一些电话问候,多一次回家看看,都比微信朋友圈更有情感互动的深度和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