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1日

行业资讯
国网松山区供电公司:深夜的抢修

《内蒙古日报》(2017年2月21日) 06版

本报赤峰2月20日电 赤峰地区连续的大风降温天气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了不便,松山区大夫营子乡地处赤峰市西部,降温明显,风力极大,天气异常的寒冷。恶劣的天气对电力供应、线路巡视和日常维护带来了极大地困难。

2月19日晚上17时40分,国网松山区供电公司大夫营子乡供电所的值班电话急促地响了起来,“您好,我是牟营子村的李志,我们村的设施农业大棚高压电缆被钩机挖断了,整个设施农业的大棚棉被都落不下来,你们受累来帮我处理处理吧,要不今晚大棚里的秧苗就全冻死了,损失可不小啊”!17时46分,供电所值班人员孙叔军和窦亚斌准备好抢修工具,冒着凛冽刺骨的寒风,立即开车前往距供电所30多公里的牟营子村设施农业大棚。乡村的公路车流量少,路面上的积雪还没有融化,车子总是打滑。为防止路滑出现意外,抢修人员握紧方向盘,集中精力,以30脉的车速慢慢地前行。在一处陡坡路段,车子突然滑向了一侧,怎么也走不了,他们只好下车用手扒开积雪,用路边的湿土一点一点地垫向车轮下,经过近40分钟的艰辛行走,终于赶到了事故点。

大棚前,全村的设施农业用户正齐齐地站在村头瞭望着抢修人员的到来,看着用户焦急的样子,抢修人员立即对事故地点进行查看,发现高压电缆被钩机彻底挖断,断线程度毁坏严重,想恢复送电必须重新更换电缆。但是摆在面前的难题是,没有备用电缆,电缆沟一时又挖不开,但大棚内的秧苗却是等不及的。看着用户们焦急的面容,为了不让用户的秧苗受损失,孙叔军和窦亚斌想出了一个救急的办法,借用用户低压电缆先保证大棚卷帘机供电,让卷帘门顺利的落下。两位抢修人员顾不上大风天气的严寒,做好安全措施后,开始敷设电缆,看着抢修人员的忙碌抢修,全村用户主动找来手电筒帮助照明,经过近2个小时的紧急抢修,21时35分,大棚的灯又重新亮了起来,卷帘机缓缓地放下,用户拍手称赞,连声说:“谢谢你们了,真是太感谢了,大棚秧苗有保障了”。村委会李书记看着灯火通明的大棚说:“这么冷的天,实在是不好意思麻烦你们,可是我们这条件不允许,设施农业大棚用电一会儿都不能耽误,否则大棚的秧苗冻死,老百姓的损失就大了,才给你们打个电话,没想到你们这么及时的就来了,太感谢你们了,多谢供电公司对我们设施农业的大力支持”。

听着李书记暖心的话语,看着用户的笑容,孙叔军和窦亚斌冻僵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说道:“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以后有什么事,你就打电话,我们肯定会积极地为广大用电客户服务,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应该做的”。

(薛永军 杜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