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1日


巴彦淖尔市农企利益联结机制越来越紧密

《内蒙古日报》(2017年2月21日) 09版

本报巴彦淖尔2月20日电 (记者 韩继旺)春节刚过,杭锦后旗康尔徕绿色食品专业合作社主动与山东客商对接,为即将种植的2000多亩大棚彩椒找到了“婆家”。合作社理事长裴军武说:“合作社按照‘八统一’模式为社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创新了订单生产型、长期流转型、反租倒包型3种经营模式,解决了社员所担心的种什么、怎么种、卖不了的问题,真正实现农企双赢。”

目前,康尔徕合作社自有设施农业面积2300亩,带动成员建成设施农业基地3000多亩,带动周边农民发展连片露天蔬菜基地2.5万亩,合作社年组织销售绿色无公害蔬菜15万吨,直接带动农户5200户,间接带动农户6000户,户均增收6400元。

建立龙头企业与农牧民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是我区先行先试三项重点改革内容之一。巴彦淖尔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在多年良好发展基础上,以绿色有机为主攻方向,依托乳、肉、绒、粮油、番茄、瓜果蔬菜等优势特色产业,通过政策扶持、机制创新、典型带动,有效推动龙头企业与农牧民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的不断完善。

2015年,巴彦淖尔市制定下发推进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利益紧密联结机制实施方案,确定订单契约型、“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型、“企业+基地+农牧户”型、服务协作型、股份合作型等9种农企利益联结方式,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并在每个旗县区确定2至3个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试点企业,由市、旗县区两级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分别联系1家重点企业,跟踪落实农企利益联结机制工作。

内蒙古兆丰种业粮食有限公司有1万多亩自有基地,主要进行有机小麦种植。2016年与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6个乡镇约2100余家农户签订了小麦种植订单,种植富硒小麦、绿色小麦3万亩,农户按照企业规划要求和栽培技术进行种植,使企业与农户形成“企业+基地+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农户种植1亩小麦净收益均在1300元以上。

杭锦后旗头道桥镇太平乳业公司采取的是股份型利益联结机制,一次性流转民建村三组全部土地,以企业投资和农户土地入股形式组建公司进行经营。民建三组64户农民以1533亩土地入股占49%的股份,泰升集团投资550万元占51%的股份。入股农民到企业就业,变为产业工人,每年享受土地租金收益并在企业领取薪酬和股份分红。每户两口人的工资收入加土地入股效益、分红年收入可达6.5万元左右,收入明显高于周边其他村组收入。

目前,巴彦淖尔市已有198家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占全部275家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72%。其中,121家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建起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在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中,订单契约型占42%,“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型占5%,“企业+基地+农户”型占19%,服务协作型占5%,股份合作型8%,其他类型占21%。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的龙头企业约带动农牧户14.4万户,约占全部农牧户的57.6%;农牧民来自利益联结机制方面的收入约占全部收入的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