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8日


推进“七网”融合 补齐转型短板

《内蒙古日报》(2017年2月28日) 13版

□张永军

基础设施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具有强大“魔力”。所谓“魔力”,就是:既能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也为方便人民生活提供支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高,会增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保障能力,反之,将制约经济发展潜力的释放。

从内蒙古发展情况看,既要看到基础设施的建设成就,也要看到亟待补足的短板。截至2015年底,我区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35万公里,居全国首位;公路里程达到17.5万公里,居全国前列;民航机场增加到24个。但从通行效率看,铁路复线率、电气化率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2个百分点和25个百分点,高速公路占公路里程的比重仅为2.86%。内蒙古整体属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加之水利网建设滞后,结构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并存。

要想补齐上述短板,我区需要加大相关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更要围绕构建“北上南下、东进西出、内外联动、八面来风”的全方位开放格局,围绕区域合作需求,找准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围绕拓宽资金来源,放宽市场准入,采取BOT等多种公私合营方式释放民间资本活力;围绕发展全域旅游,推进连接重点景区的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围绕产业融合发展,重点抓好大数据应用和开发。

补齐短板,必须突出重点加快实现我区铁路网、公路网、航空网、水利网、市政网、能源网和信息通信网“七网”融合——以效率为引领建设铁路、公路、航空网,形成高效集成的多种运输方式,解决内蒙古东西时空差距问题,形成陆海联运模式,形成横跨东西、纵贯南北、快速连接、通江达海的高速交通网;以质量为引领,加快市政网建设,完善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城市绿化、城市交通等服务功能,提高城镇化质量;以均衡发展为引领,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问题;以保障为引领,强化能源外送通道建设,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以协同发展为引领,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绿色化、农牧业现代化协同发展。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高铁一通、转换时空,飞机一飞、经济起飞……基础设施改变了传统时空,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总之,必须顺势而为,以“网”的理念来绘制内蒙古发展新蓝图。

(作者系内蒙古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经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