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3日


民歌的正确打开方式
◎胡一峰

《内蒙古日报》(2017年3月3日) 10版

音乐是生活中最美好的一面,而民歌则闪耀着它最质朴的那层光辉。1月7日晚,在中央民族歌舞团民族剧院的舞台上,“我爱民歌”郭娅丽2017年个人音乐会拉开了帷幕。这场音乐会演唱的主要是西北民歌和蒙古族民歌,全部民乐团伴奏。以我所见,将近两个小时的演出,台上唱得认真,台下听得认真,大家共同沉浸在演唱者以民歌所营造的艺术氛围之中。如果用网上流行的话来说,这场音乐会的界面是十分友好的,它以一种充满亲和力的方式给人带来了审美的愉悦。不过,我以为其更大的意义,还在于为现代城市人正确打开民歌作出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

民歌是什么?简言之,乡愁的艺术表达。乡愁并不仅仅是对故乡的爱或依恋,而是带有一些慌张不安、夹杂着淡淡哀伤的美好情感。离开故乡越远,乡愁就越淳厚;城市化越在物质空间里高歌猛进,乡愁就越在心灵世界中滋长蔓延。民歌生长、传播在民间,与民众生活最为接近,也最善于表现普通百姓的情感。因此,不论是歌唱家演唱民歌的过程,还是观众欣赏民歌的过程,本质上都是乡愁寻求载体的过程。青年歌唱家郭娅丽在音乐会上演唱的《想亲亲》《交城山》是经典的山西民歌,朴实的语言,特有的叠词,让人领略了晋地独特的人情风貌;而《兰花花》则把人们带入信天游的音乐氛围之中,一时仿佛置身黄土白云之间,心情为之一舒。这种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准确地击中观众心中最柔软的那片地方。

当代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人口大规模频繁流动,田园诗般的乡村正在消失,城市人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成天奔波于钢筋水泥的丛林之中。面对着陌生的面孔和职业化的言行,现实中的我们或许不得不以“套路”为生,心灵深处却无时无刻渴望着对“套路”的突破。这场音乐会以“我爱民歌”为主题,恰好捕捉到了现代城市人脉搏的跳动。无论是漫瀚调《眊妹妹》的情爱宣言,还是《鸿雁》的悠扬吟唱,都以优美的旋律和地域色彩浓郁的语言,给予了我们纾解现代生活压力、释放内心世界的精神力量。

说到漫瀚调,也是这场音乐会最有特色之处。早在2008年,漫瀚调便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于非遗而言,最好的保护莫过于传承;对于音乐类非遗而言,最好的传承又莫过于传唱。蒙古草原是歌声不断的地方,音乐会的主角郭娅丽出生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商都县一个半农半牧地区,自幼喜欢唱歌,但在艺术道路上也经历过迷茫。如郭娅丽所说,她经历了一个从民歌出发、接受学院教育、再向民歌回归的心灵历程。在此期间,她多次到内蒙古草原西部采风,向民间学习,吸取更多养料,形成自己的风格。我想,这种回归并非折回起点,而是一次新的出发。在这场音乐会中,我们也确实可以感受到郭娅丽维系学院与民间之间恰当张力的自觉努力。实际上,一个艺术家的成长,既是以辛勤的艺术实践掌握并运用艺术技巧和规律的过程,同时也是被其从事的艺术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和美学品质捕获的过程。尤其是被称之为世界旋律宝库的民歌,其姿态变化万端,更要求皈依在她身畔的艺术家,常常拂拭自己的心灵,葆有一份艺术的初心。一个有志于民歌事业的艺术家,只有让自己的心灵先被民歌捕获,才能用民歌滋润观众的心灵。而这,大概也就是民歌的正确打开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