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4日


“健康扶贫”让姜艳飞露出久违的笑容

《内蒙古日报》(2017年3月14日) 16版

□本报记者 李文明

“要是在以前,有病肯定要拖着。可现在,咱们有了‘三保险’,除了能享受新农合补偿外,还可以享受到商业的医疗费用补充保险和民政局的补偿,减轻了我们不少经济负担。这健康扶贫真是剂好方子!”提到县里的健康扶贫政策,乌兰察布市兴和县民族团结乡大五号村村民姜艳飞激动不已。

52岁的姜艳飞是县里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员,患有精神分裂症,家中靠10多亩耕地维持生计,每个月药物费用成了姜艳飞家最大的经济负担。去年,兴和县组织贫困户免费体检,姜艳飞又被诊断出患有子宫肌瘤,这着实让她焦虑了好一阵子。

“去年年底,我在张家口市做了手术,花了2万块钱。合作医疗报销了45%,大病商业保险报销了25%,在民政又报销了一部分,剩下自己承担的部分还不足2000块钱。” 姜艳飞说,2万元医疗费对于他们这个年收入只有1万多还要供孩子读大学的家庭来说,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但在县扶贫办工作人员告知县里针对贫困人员健康扶贫的政策后,她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安心地去住院治病了。

家住兴和县鄂尔栋镇小河子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李秀梅患有心肌炎、高血压等慢性病,每个月的药物费用1000多元。这成了李秀梅一家人最大的开支。

从今年3月起,李秀梅再也不用为这笔开支担心了。因为她的用药已经列入报销范围,由兴和县免费提供。从这个月起,工作人员每个月都会到她家了解她的病情,并为她免费发放所需药物。在李秀梅家的《医疗健康精准扶贫手册》上,记录下每次用药的规格、价格、报销金额、自付金额等信息。

小病拖、大病扛、实在不行上药房。据统计,兴和县有近20%的贫困人口是因病致贫,在脱贫后又有近80%的人群因病返贫。为全面强化健康精准扶贫,着力解决贫困地区、贫困家庭、贫困人口的看病就医难题,兴和县实施开展医疗健康扶贫工程,开出精准扶贫良方。

从2016年起,兴和县拓宽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脱贫,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缴纳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费用自筹资金。同时,积极协调中国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投资100多万元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的5414名需要医疗救助的贫困对象,每人缴保费180元。入保后,住院看病的贫困人口除按照人寿保险公司的政策性比例报销住院费外,然后由新农合依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费用报销规定再报销一次,确保入保险的贫困人口住院费基本实现全报销。借助京蒙对口帮扶医疗健康精准扶贫试点工程这一有利契机,兴和县积极对接,利用北京的优质医疗资源加大对贫困人群的医疗救助。

“对农村地区来说,由于疾病治疗花费高、报销低,使贫困家庭难以承受,‘小病拖大、大病等死’的情形较为常见。一些原本可以预防或者及时开展前期治疗就可以缓解的疾病,最终因为治疗不及时或无钱就医而拖成大病,导致治疗难度更大、花费更高,使原本生活条件相对较好的家庭也容易致贫。”兴和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副局长乔化平说,为了给贫困户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兴和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还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点人群实施分类管理,制定和完善医疗健康精准扶贫救助政策,组织开展健康体检、疾病筛查、健康评估、治疗干预,极大地减轻了因重大疾病、慢性病导致的家庭经济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