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4日


五原县 5项措施推进产业扶贫

《内蒙古日报》(2017年3月14日) 16版

本报3月13日讯 (记者 韩雪茹)今年,五原县立足致贫原因多元化的实际,聚焦产业扶贫主战场,采取5种措施,以“五个一批”工程为基础,因户而异,综合施策,叠加扶持,全力完成今年3375人脱贫、39个贫困村退出、自治区贫困县摘帽的任务,到2017年底基本消除贫困。

该县将农田配套作为首要脱贫工程,大破大立实施农田配套230万亩,推进改盐增粮13万亩,每万亩开发片增地15%、增产20%、人均增收1500元。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基础脱贫工程,全面完成782个自然村的环境整治,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补齐了贫困群众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短板。

围绕肉羊养殖、设施农业、葵花产业、电商产业、乡村旅游、光伏产业6大主导产业和小瓜菜、小杂果、小菜籽、小杂粮、小家禽、小食品、珍稀养殖7小特色产业,引导贫困户自主选择脱贫产业,推动扶贫工作由偏重“输血”向注重“造血”转变,利用“三到村三到户”扶贫资金帮助其购买基础母羊、肉牛、鸡苗、农机具等,支持3056名贫困人口自主经营脱贫。

该县还围绕肉羊、设施农业、葵花等主导产业,培育力农、民隆、轩达等12家扶贫龙头企业,依托金融扶贫贷款支持,引导企业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提升种养殖效益,使660户贫困户实现增收脱贫。

固化联结机制。通过母羊寄养方式,合作社无偿为贫困户提供优质基础母羊,高于市场价回收羔羊,低于市场价提供饲料,已寄养母羊636只,带动121户贫困户养羊致富。通过土地托管服务,合作社按半价为84户贫困户提供耕、平、耙、种、收等服务,户均节省机耕费1200元。

同时,根据贫困户的意愿,将扶贫资金折股量化注入合作社,实现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落实资产收益。1690名贫困人口加入17家合作社,人均年分红700元。利润分红之外,合作社向贫困户低价提供生产资料,高价回收农畜产品,据测算,户均可节本增收1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