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0日


守住生态底线
——三谈以实干贯彻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

《内蒙古日报》(2017年3月20日) 01版

本报评论员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彩蝶纷飞百鸟儿唱,一弯碧水映晚霞……”一首《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唱出了我区千里草原的无限风光,也唱出了人们对于绿色草原的无限眷恋。

绿色是内蒙古的底色和价值,生态是内蒙古的责任和潜力。守住生态底线,符合中央对我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顺应各族群众对美丽生态环境的期盼。唯有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才能进一步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在我区生态环境保护“进则全胜、不进则退”的历史关头,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守住生态底线,还需推进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坚持“点上开发、面上保护”,不能让总体的好转掩盖局部的问题;注重“追求总体好转、重点治理局部”,坚持开发与治理并重,谁开发谁恢复,边开发边治理,绝不能出现“开一处矿山、毁一片草原、损一方生态”的现象。

守住生态底线,就是坚持美丽与发展双赢,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决不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具体来说,就是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促进绿色化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融合互动,加大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力度,加快转变资源开发利用方式,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为我区经济转型升级增添“绿色动力”。

守住生态底线,不仅仅是保护树木花草,而是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是全方位、系统性的绿色变革,需要制度作保障,需要文化作支撑。一方面,我们要继续推进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等制度建设,推动生态保护建设工作全面步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培育发展生态文化,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崇尚生态文明、共促绿色发展的社会风尚。双管齐下,使政府层面的制度建设和个人层面的具体行为实现良性互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守住生态底线这事儿上,全区各级各地一定不能算小账,要以全局眼光算大账、算长远账,为各族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为保障“三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多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