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民扎那: 科学养羊收入40万元 |
|
科技一线
□李慧来
“咩、咩……”一群羊在棚圈里吃着草料,还有一些羊围在水槽旁喝着水,牧民扎那和他的妻子忙乎在羊群中,不停地撒着草。蓝天白云下,这样的场景给春日的鄂托克草原增添了几分生机。
“这些白绒山羊是我家的命根子,虽然市场价格不如往年,饲养成本提高,但我们始终精心地繁育它们,通过运用科技手段增收,钱一年比一年挣得多。”扎那说。
扎那是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敖伦其日嘎嘎查牧民,也是该嘎查的科普带头人。1998年初中毕业后,扎那回到家乡,看着破旧的房屋、退化的草场,他暗下决心,一定要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改变贫困的生活面貌。在旗农牧业局和科协的支持下,扎那刻苦学习畜牧科学知识和技能,订阅了10多份报刊杂志,购买了科技图书。通过学习,扎那认识到,单纯通过扩大养殖数量来增加收入,不仅破坏了赖以生存的草原,而且不符合国家政策。只有通过改良品种,减少养殖数量,提高个体生产能力,才能既不破坏草原,又增加收入。
为此,扎那自学了阿尔巴斯白绒山羊精液大倍稀释人工配种、人工诱情、同期发情、营养调控等技术。经过多年实践,他探索总结出了阿尔巴斯白绒山羊“1年2茬或2年3茬产羔技术”繁育方法,改变了当地阿尔巴斯白绒山羊1年只产1茬羔的历史。目前,扎那家自养的240只阿尔巴斯白绒山羊基础母羊,1年产2茬羔,每茬羔繁殖率达到150%,年繁育羔羊500多只,且平均个体产绒量达到850克,羊绒细度达到15微米以下。2016年,扎那家全年纯收入40万元,他也成为远近闻名的科技带头人。
扎那多次受到鄂托克旗委、政府的表彰奖励,2007年,鄂尔多斯市农牧业局授予他“全市家畜改良优秀人工授精员”;2013年被鄂尔多斯市科协、财政局评为全市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先进个人;2015年,被中国科协和财政部授予“中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称号。
作为嘎查科普带头人,扎那还积极带领周边农牧民共同致富。为了普及阿尔巴斯白绒山羊“1年2茬或2年3茬产羔技术”,造福父老乡亲,扎那自建了阿尔巴斯白绒山羊配种站,购置配种器材和药品,利用自学的知识给周边农牧民养殖的阿尔巴斯白绒山羊进行人工授精配种。几年来,在他的示范带动下,全旗有300多户农牧民采用“1年2茬或2年3茬产羔技术”发展阿尔巴斯白绒山羊产业,收入成倍增加,辐射带动当地3500户农牧户依靠科学发家致富。同时,扎那还先后为当地贫困户无偿或低价提供优质种羊500只,帮助贫困农牧民发展阿尔巴斯白绒山羊养殖,使他们依靠科学技术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