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4日


《爱乐之城》:人生如若初相识
◎江宏

《内蒙古日报》(2017年3月24日) 10版

《爱乐之城》大约是年度话题性最强的电影作品。有人惊为天人,忍不住二刷、三刷;有人视之为陈词滥调、好莱坞式的美国梦情结;有人赞其流畅的光影,有人视之为毫无故事情节的平庸之作。连奥斯卡大叔也犯了糊涂,不得不当众打脸,转手把最佳影片捧给了《月光男孩》,闹出了有史以来的最大乌龙。

这也难怪,《爱乐之城》此前狂揽各大电影节奖项,在小众院线掀起了炸裂式口碑,再加上前期先导预告片的误导,使得众多情侣选择在情人节走进影院,满心期待一场齁甜的爱情故事,却对结局大为失望,更有人在沉闷拖沓的剧情中酣然入睡。

如若抛开成熟电影工业体系的有色眼镜,《爱乐之城》更像是一部充满自我表述的天才涂鸦式作品,称得上文艺小清新类别里的上乘佳作。从故事到歌舞风格都恰到好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创造了经典歌舞片与文艺片融合的新鲜范式。

影片承袭了歌舞片对形式美感的追求,很多段落让人仿佛回到了上世纪好莱坞歌舞片的全盛时代。女主角米娅与室友参加派对那场戏,掀起了全片第一个小高潮。4位姑娘身着明艳的衣裙,从室内一路唱唱跳跳到室外,炫美的长镜头,圆熟的空间调度,浓烈的色彩碰撞,给人以美轮美奂的视听享受。

熟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歌舞片的观众,能在影片中找到许多似曾相识的感觉。痕迹最明显的是雅克·德米的《瑟堡的雨伞》,那种弥漫影片的浪漫与伤感简直如出一辙。开场的高速公路群舞段落直接致敬1961年的《西区故事》,男女主角在天文馆约会的梦幻场景几乎翻拍了1955年的《无因的反叛》,米娅试戏成功的镜头甚至致敬了中国的皮影戏。不得不说,导演达米恩·查泽雷32岁的身体里包裹着一颗古典的心。电影中的男主角塞巴斯蒂安把过气小众的爵士乐奉为心中圣殿,为之颇为悲壮地修行,其实就是导演自己的映射。这种个人情结浓郁的话语体系,使得影片成为独特的“这一个”,也无形中提高了普通观众的观影门槛。

正如很多网友评价的那样,本片确实有着一个俗套的剧情。心怀艺术梦想的两个年轻人在梦想之城相遇了,他们坠入爱河,从此一起逐梦,一起对抗挫折。5年后,他们各自实现了梦想,爱情却于渐行渐远中走到了尽头。

其实,经典电影从问世那天起,往往也就成了俗套。俗套被不同年代、不同文化背景的电影作者们一再复制,只能说明其中的经典母题对于人类社会的永恒性。梦想、现实、爱情,这是人类最普遍、最复杂、最纠结的情感。追梦路上有爱相随,骨感的现实也变得不那么残酷,两个人互相扶持、互相勉励的岁月,有情饮水饱,苦也化作甜。然而,当梦想终于照进现实,爱情却总是被辜负。不能两全,这似乎注定是人生的悖论。

影片在尾声处为观众制造了一段假想式情节。米娅成为大明星,与塞巴斯蒂安结婚生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似乎是在探问观众,这样你是不是就觉得完美了呢?恰恰相反,你会发现整部电影苦心营造的美感一下子崩塌了。

人生若只如初见,怎么可能。没有伤感,没有遗憾,人生会多么索然无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