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的关键一招 ——我区重大项目建设综述 |
□本报记者 杨帆
时间勾画发展年轮,在不经意间留下经典记录。
2017年3月23日,乍暖还寒。鄂尔多斯市蒙西高新区却热闹非凡。蒙蒙细雨中,伴随着几声响彻云霄的炮声,我区春季重大投资项目——总投资15.24亿元、年产40.5万吨染料和有机颜料中间体项目在蒙西高新区开工。
“项目以绿色、低碳、环保为主攻方向,就地消耗上游煤化工粗萘产品,并通过先进工艺处理,达到无废水排放、清洁生产。”据项目负责人仲天荣介绍,项目建成达产后,年销售收入35亿元、创利税约5.8亿元。
第二天,同样是在蒙西高新区,又一个大项目——西部环保鄂尔多斯土壤改良再生资源利用项目正式开工。
“这是一个年产50万吨土壤改良剂、20万吨脱硫粉的以电石渣等工业废弃物为原料的产业延伸项目。”据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尚秀珍介绍,项目投产后,年创利税9500万元,当地工业废弃物将不断得到循环利用,达到产业增效和节能减排的转型发展效果。
重大项目建设,在内蒙古已成常态。
2016年,以重大转型项目为主的全区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1.53万亿元,同比增长12%;新开工亿元以上重点项目投资同比增长25.3%。
今年1—2月,随着一批调结构、促转型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和投产,以重大项目为引领的全区5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2.2%。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和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推动经济转型,内蒙古的关键之举就在于一往无前地实施重大项目建设,以志在必得的信心、放眼未来的战略谋划与行动力,托起经济转型发展的希望。
在2016年全区秋季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建设动员大会上,各盟市总投资7396亿元的366个旨在调优结构的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为内蒙古以重大项目建设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注入强大动力。
在北京召开的内蒙古大数据产业推介大会上,签约项目93个,总投资额508亿元,为我区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注入强大动力。
在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工作会议上,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成为内蒙古推动非公经济发展大跨越的新指南,为民营资本放开手脚参与重大项目投资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在全区旅游发展大会上,加快旅游业发展上升为富民强区、转型升级大战略,“推动全域旅游、四季旅游”成为全区各地谋求创新发展的最强音,为内蒙古以重大旅游项目建设促进旅游业全面起飞注入强大动力。
在我区与央企合作恳谈会上,针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我区与央企及金融机构共签约总投资1.6万亿元的重大项目383个,为内蒙古借助外力促进重大项目落地注入强大动力。
峥嵘头角沧波里,不得风云志不休。内蒙古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永军认为,自治区层面的一系列有利于重大项目落地的谋划与行动,是促转型、稳增长的必然选择。
这是一种无法回避的抉择。作为内蒙古高层决策者,自治区党委领导的认识冷静而理智。
“投资是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重大项目建设是推动区域发展的‘第一抓手’。”
“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有力的举措,坚决打赢重大项目建设攻坚战。”
信心、战略谋划与行动力,就是推动发展的生产力。这种生产力,为内蒙古经济转型树起一座座丰碑。
这种生产力,让内蒙古在能源网建设中重槌开锣:锡林郭勒盟至山东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项目、蒙西至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项目正式建成投运。
这种生产力,让内蒙古在铁路网建设中加快了融入东北振兴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脚步:通辽、赤峰至京沈客专高铁项目全速推进,张呼客专高铁项目内蒙古段全线铺轨,多伦至河北丰宁北段铁路开通运营。
这种生产力,让内蒙古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中翻开崭新一页:总投资400亿元、产能550万吨的包钢稀土钢板材项目建成投产,总投资325亿元的中天合创137万吨煤制烯烃项目建成投产,总投资292亿元的伊泰200万吨煤制油项目获准开建。
这种生产力,让内蒙古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发展快马加鞭:全区大型数据中心服务器装机能力增至90多万台,国家三大电信运营商和阿里巴巴、华为、腾讯等数百户企业先后入驻,形成云计算、云应用等九大产业格局。
■下转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