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6日

【企业动态】
依托基础优势 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内蒙古日报》(2017年4月6日) 05版
内蒙古中煤蒙大新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俊杰。

对话人:

乌审旗委书记 吉日嘎拉图

本报记者 王玉琢

乌审旗委书记 吉日嘎拉图

【核心提示】

积极实施“点上开发,面上保护”战略,科学构筑了以苏里格经济开发区、纳林河工业园区为载体的两大新型工业园区。

中天合创137万吨烯烃项目、中煤50万吨工程塑料项目、中煤能化175万吨尿素项目等一批世界级大项目、好项目以及危废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陆续建成投产,该旗逐步形成了“以煤为基、多元转化、延链增值”的现代煤化工产业新格局。

2016年乌审旗首次跨入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和中国工业百强县,分别位列第44位和第53位,实现了从“农牧业大旗”向“工业强旗”的历史性转变。

王玉琢: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促进“五化”协同,特别强调要充分发挥工业化的主导作用。乌审旗作为资源富集型地区,近年来在新型工业化中的发展理念和思路是什么?

吉日嘎拉图:乌审旗既是一个资源富集型地区,又是自治区33个牧业旗县之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我们始终秉承“绿色乌审”的发展理念,坚守生态底线,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积极实施“点上开发,面上保护”战略,科学构筑了以苏里格经济开发区、纳林河工业园区为载体的两大新型工业园区,积极引进和建成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示范带动强的大项目、好项目,逐步形成了产业向园区集聚、人口向城镇集中的发展布局,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实现了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特别是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用集中开发利用1%的土地换取99%的生态恢复和保护,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无论是园区建设还是新上项目都必须严格落实“三同时”制度,决不引污染项目,决不要带“毒”的GDP,决不给子孙后代留下遗憾,走出了一条美丽与发展双赢的路子。

王玉琢:乌审旗在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中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吉日嘎拉图:近年来,乌审旗抢抓中央和上级党委、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利好政策机遇,紧紧围绕自治区建设“六大基地”的有利契机,依托我旗煤炭、天然气两大优势资源,重点打造煤炭精细化工基地和清洁能源生产输出基础,旗委、政府及时制定出台了促进产业之间、项目之间、产品之间循环配套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推动现代煤化工精细化发展、清洁能源产业规模化发展。通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工业经济强势崛起,总量不断增加,结构不断优化,现代煤化工、清洁能源两大主导产业成为引领乌审旗经济转型发展的第一动力和重要力量。目前,我旗常规天然气年产量稳定在280亿立方米,成为全国重要的气源地之一。此外,中天合创137万吨烯烃项目、中煤50万吨工程塑料项目、中煤能化175万吨尿素项目等一批世界级大项目、好项目以及危废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陆续建成投产,我旗逐步形成了“以煤为基、多元转化、延链增值”的现代煤化工产业新格局,2016年首次跨入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和中国工业百强县,分别位列第44位和第53位,乌审旗实现了从“农牧业大旗”向“工业强旗”的历史性转变。

王玉琢:今后一个时期,乌审旗在新型工业化发展中的长远打算和发展目标是什么?

吉日嘎拉图: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乌审旗将牢固树立和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和自治区党委十届二次全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坚决执行自治区党委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始终坚守发展底线、生态底线、民生底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打造呼包鄂能源供给保障区为抓手,以建设高质量的煤炭精细化工基地和清洁能源生产输出基地为载体,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之路,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在具体实施中,我们将在现有化工产业的基础上,通过大项目支撑、中小项目互补,大企业引领、中小企业配套,大园区承载、产学研有机结合,全面加快现代化和谐矿井建设,持续向下游扩展和延伸产品链,重点发展塑膜、塑编、功能塑料等下游和终端产品,推动形成高端塑料产业集群,引领和带动现代煤化工产业精细化、终端化发展。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建立研发机构、中试基地,促进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的开发应用和产业化发展,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扩大常规天然气开采和向外输送规模,大力发展液化天然气、压缩天然气、洁净油品、洁净煤、热解煤等清洁能源产业,培育天然气综合利用产业。同时,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现代物流、农牧业精深加工等优势特色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到“十三五”末,煤炭就地转化利用率提高到60%,精细化工产能突破500万吨,常规天然气、液化天然气产能分别突破300亿立方米和200亿立方米,洁净煤和热解煤产能突破5000万吨,确保精细化工、清洁能源、绿色农畜产品、旅游产品的供给能力全面增强、供给范围全面扩大、供给质量全面提高,为自治区建设“六大基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甲醇制烯烃项目创了新纪录

走进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乌审召镇化工工业园区,机声轰鸣,生产有序。

内蒙古中煤蒙大新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是中国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所属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31.99亿元。年产50万吨工程塑料项目,是中煤集团在鄂尔多斯地区投资建设的重点项目,也是鄂尔多斯市工业经济发展的示范项目,其中甲醇制烯烃专利技术采用国内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新兴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共同拥有的知识产权技术。

内蒙古中煤蒙大新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俊杰介绍:“该项目于2013年4月份开工建设,2015年4月30日主装置中交,2016年4月15日投料开车并产出合格聚丙烯、聚乙烯产品,开车一次成功,创造了国内外同类装置开车新纪录。目前,计划年产聚乙烯30万吨、聚丙烯30万吨。预计年工业总产值达50亿元,实现利税5亿元,可带动就业1500人。”

该项目顺利建成投产,填补了鄂尔多斯市工业产品的空白,为中煤集团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企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本报记者 王玉琢)

【背景链接】

乌审旗是自治区南下北进的重要通道,享有自治区“南大门”的称誉,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被誉为“中国天然气之乡”。

近些年,该旗借助境内煤气共生、水资源丰富等优势,主动策应沿黄沿边经济带,自觉融入呼包鄂经济一体化和蒙陕宁战略能源基地,立足现有煤化工和天然气产业基础,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开发高附加值的终端产品,走资源精深加工、各种资源互补开发利用的新路子。经济发展方式由农牧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转变,2016年,该旗首次跨入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和中国工业百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