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把缠枪 |
|
□吴艾霞
“游四喇嘛的杆子(阴把枪),霍茂的刀,海禅和尚会起高。”这是包头市土默特右旗流传至今的谚语。土右旗素来被称为武术之乡,阴把缠枪技法在此已传承了六代,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又称八卦缠枪,起源于汉代,是中华武术绝技枪法中的一种。清咸丰年间流传至土右旗。
土右旗的张志让是自治区非遗项目阴把缠枪代表性传承人。他介绍说:“清末农民起义领袖宋景诗来到大青山下的萨拉齐、水涧沟门一带后,更名‘赵老同’,收徒游四喇嘛、关兴保、霍茂,密传八卦缠枪武术。”据《绥远通志稿》记载,赵老同“精武术,尤擅阴手枪法,一名缠枪法。彼时国内称为单传。绥人(绥远人)得此枪法,实自老同始。”
赵老同的阴手枪法,内容36路,进攻之法72招式。守备之方,上护其身,下护其马。另有5门精妙攻法,5门奇特破法,绝命3枪,救命3枪,5门进法。以拖枪为绝招,能败中求胜,使对方防不胜防,非一般枪法可匹敌。
游四喇嘛是赵老同的得意门生之一,他不仅将阴手缠枪练得炉火纯青,而且对大竿也掌握得熟练到位。关兴保与游四喇嘛年岁相仿,他向赵老同学得一手好花枪,年近八旬时仍体魄健壮,精力充沛。霍茂较游四喇嘛和关兴保年纪略轻,擅长刀法。《绥远通志稿》中记述:“霍茂常与人约,数十人分列道旁,茂抡刀跃马从中过,众皆持枪攒刺,而人马不受点污。”
赵老同去世后,游四喇嘛又将阴手缠枪传于弟子郭誉宏(又名郭三),郭又传于弟子云连生、程全中,云、程又传于他们的弟子……就这样,一代传一代。张志让属第六代。
张志让说:“阴把缠枪在土右旗流传130多年,它结合了行易、八卦、太极、长拳、刀枪剑棍等很多内容,特点是反手握枪。古时阴把缠枪主要在马上用,所以枪通常较长, ‘丈八长矛’指的就是这个。”
“两膝合步随身量,斜视三尖在何方……”张志让边念着口诀边和师兄练起缠枪来。
“我和师兄用的这一对枪有100多年历史了。阴把缠枪技法是敕勒川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其保护、传承下去,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张志让说。
阴把缠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