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清华把游泳定为必修课点赞 不会游泳不能毕业 新规倒逼智体平衡 话题 |
不会游泳就无法从清华大学毕业?日前,清华大学对外证实,从2017级开始,该校学生必须通过游泳测试,否则不能获得毕业证书,有特殊情况除外。将游泳与毕业证书相挂钩,清华大学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北京大学、厦门大学早已将游泳纳入必修课程,甚至成为入学的门槛。然而清华大学的这一证实,却迅速升温,成为新闻头条,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
1
观点
□王东
乍一看,“不会游泳拿不到清华大学毕业证”式的标题确实刺激。但如果心平气和地了解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就会发现清华大学的规定远不是网民调侃的那般“可怕”,相反,它既充满了人文关爱且很有必要。
把游泳列为必修课,并不是清华大学现任领导的心血来潮,更不是他们的创举。近百年前,该校就提出过“不会游泳不能毕业赴美”的要求。另外,北京大学也早在10多年前就将游泳列为必修课,要求学生连续游完200米才可过关,获得1个必修课学分。国内有此规定的大学至少有10所以上。
大学是大多数人接受系统教育的“最后一次”机会,高校体育更应成为学校体育的最后一站,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接轨处,也是终身体育的关键环节。对于那些在中小学时期因为各种原因未能掌握游泳技能的学生来说,现在能进入一个条件不错的大学,有机会、有条件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游泳,怎么看都应是一件幸事。
作为一所有着广泛群众体育传统的名校,清华大学如此重视游泳课,是一件值得点赞的事。同时,我们也希望更多的高校能够从中受到启发,更加重视体育教育的价值,为国家和民族培养更多身心俱健、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据光明网)
有种古板传承叫“会游泳才能毕业”
2
观点
□林旻煜
清华大学有注重游泳教育的传统,从1919年起清华大学就有对学生学习游泳的刚性要求。如今,时隔近百年,再次恢复硬性要求的传统,可以看作是对清华大学坚持体育教育精神的一种回归。只不过,在近百年之后,仍然坚持“会游泳才能毕业”的特色传统,是否显得过于古板?
其实清华如果要真正发扬传统,在如今的体育项目如此之多的大背景下,应该是引导学生在体育健身中找到兴趣所在,而不一定将“会游泳才能毕业”重新抓起。况且,如今选择如此之多,就是不学习游泳,还有很多体育项目可以选择,何必强人所难?
近年来,我国大中小学学生的身体素质有下滑的趋势,清华恰可以利用自身体育传统主动作为,为中国的教育界树立一面旗帜。与其片面吸收老清华体育精神中的“强制”因素,将学生统统赶上某个体育项目的战车,不如真正将现代大学精神中的“自由”贯彻到底,建立给予学子选择权和话语权的体育教育模式,或许更具有亲和力和适用性。
对百年老校而言,前辈师生流传下的,不只是看得见的楼堂馆所,抑或校规校纪,还有看不见、深层次的对某些理念或价值精神的捍卫。在此意义上,对传统精神内涵的全面吸收与理解,或许比从传统中僵化地“拿来”某些具体的东西更有意义。
(据中国青年网)
请理解背后的良苦用心
3
观点
□李达仁
现在的大学生爱宅不爱动,身体素质逐年下降,是不争的事实。对于这个问题,教育部早在2014年制定规定就将体育测试成绩与毕业证挂钩,各家高校也绞尽脑汁,尽最大努力把大学生拉回到体育锻炼中来。像“会游泳才能毕业”这样的规定看上去唐突甚至荒唐,其实有着强烈现实针对性,见证着学校方面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的良苦用心。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没有青年人的身体健康,就没有国家未来发展的可靠保障。“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这句浓缩了清华大学体育精神的口号,其实早已经成为无数志存高远者的座右铭。对学生个人而言,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不仅仅是“学校规定”“国家期望”,更是自我发展的基石。
当然,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勃发、个性张扬的时期,体育锻炼项目也不必拘泥于跑步、游泳这样的“规定动作”。对高校而言,在设定体育成绩硬性指标的同时,也不妨结合学生的意愿与体质状况,设置形式多样的体育课程,以多样化选择应对大学生多样化需求。对学生而言,自己的健康自己应当做主负责,变“要我练”的外在推力为“我要练”的内在动力,培养体育运动兴趣,养成积极锻炼的好习惯。
“拥有健康并非拥有一切,失去健康就会失去一切”。主动参加体育锻炼,保证身体健康,于情于理都是大学生必须完成好的功课。大学生强健身心、健康生活,对个体发展和国家未来都会是一件幸事。
(据人民网)
e针见血
@四月春光美:在现在的生活状态下,如果没有刚性的要求,学生很难自觉形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为了不让学子成为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这个真可以有。
@田小典:对于学校来讲,重点应该是为学生创造更多的锻炼机会,提升学生坚持锻炼的意识,让学生能够爱上运动。如此强行规定,反而会让人心生反感。
@骑车散步:只要这条规定是学校通过全方位论证确定的,且大部分学生和老师同意,并有相应配套的科学管理制度,那就没有太多反对的必要,用实践说话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