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1日


“技术菜单” 改良土壤 增地力

《内蒙古日报》(2017年4月11日) 15版

□本报记者 韩继旺

随着春播大幕的开启,杭锦后旗各个科技示范园区也开始忙碌起来。在头道桥镇联增村,自治区土肥站牵头建立的全区首个万亩控肥增效示范区内,集成了不同栽培作物、不同施肥时期、不同施肥方式、不同肥料种类的个性化技术菜单,辐射带动5万多亩耕地地力提升和科学施肥水平;在三道桥镇澄泥村,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专家正在开展“暗管排盐”改良盐碱地新技术试验,为下一步全旗77.38万亩盐碱耕地改良工程实施提供技术支撑;在陕坝镇建硕农资配肥站,一车车配方肥运往各个镇村,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魏玉海高兴地说:“这些配方肥都是农业部门根据近10年各镇村土壤化验结果所研究配置的,只要农户提供耕地位置,配肥站就能配出适合当地土壤的肥料,年配肥1万多吨,覆盖控肥增效面积30万亩。”

好土壤才能种出绿色有机农产品。近年来,该旗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改善土壤条件入手,依托“三级联创、院地共建、所旗联建”农技合作平台,借助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院等国家、自治区、市三级科研院所力量,通过实施控肥增效、机械深松、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暗管排盐、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滋养土地培肥地力,改善土壤质量,生产出更多更高质量的绿色农产品。

据了解,自2015年自治区农牧业厅遴选杭锦后旗作为全区首批控肥增效示范区后,在小麦、玉米、葵花、青椒、番茄上开展试验示范,引导农民增施有机肥,降低化肥用量,示范区氮肥、磷肥利用率达到28.4%和21.2%,氮肥用量减少6公斤/亩,磷肥用量减少10公斤/亩,钾肥用量减少3公斤/亩,用肥总量减少9公斤/亩,核算成本减少45至60元/亩,实现了减肥不减产的目标。

2016年,该旗投资2.84亿元实施了19.8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及节水改造、新增千亿斤粮食田间工程等项目,深入开展“院地共建”科技示范旗活动,推广控肥增效22万亩,实施机械深松19万亩、秸秆还田104万亩,增施有机肥20万亩,新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6个,农业生产基础不断夯实。目前,全旗130多万亩耕地中被国家认定为绿色无公害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有128万亩,有机食品生产基地有1万亩,基本实现了绿色无公害有机全覆盖。

今年,该旗继续加强产业基地设施建设,计划完成7万亩高标准农田续建工程,投资1.43亿元再实施13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筑牢农业增产基础;投资8440万元,实施灌区配套与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新增千亿斤粮食田间工程等建设项目,改善4.8万亩农田配套设施。同时依托“三级联创、院地共建、所旗联建”平台,加快各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实施机械深松25万亩、玉米秸秆还田25万亩、培肥地力100万亩以上。新建19个万亩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区,确保“一控两减(控制用水量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技术覆盖率达到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