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1日


何处吹胡笳

《内蒙古日报》(2017年4月21日) 11版
蒙古族民间艺人演奏“木制三孔”胡笳。 (资料图片)

□赤风

“胡笳本自出胡中,缘琴翻出音律同。十八拍兮曲虽终,响有余兮思无穷。”这是东汉文学家蔡文姬创作的乐府名诗、古琴名曲《胡笳十八拍》中的诗句。

胡笳是古老的吹奏乐器,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秦汉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发明了原始的胡笳,将芦苇叶卷成双簧片或椎管形状,首端压扁为簧片,是簧、管混成一体的吹奏乐器。《太平御览》载:“笳者,胡人卷芦叶吹之以作乐也,故谓曰胡笳。”《乐府诗集》中亦有:“卷芦为吹笳。”东晋傅玄《笳赋·序》中则有:“葭叶为声”之句。“笳”字在汉代为“葭”字。《说文》载:“葭,苇之未秀者。” “苇,大葭也。 ”

原始的胡笳,曾用于古代战争中。西汉时,胡笳已广泛流行于塞北和西域一带。

后来胡笳的形制有所变化,如由芦叶的管身改为芦苇杆的管身,外形与维吾尔族双簧单管气鸣乐器巴拉曼相似,将芦管上端压扁后呈双簧形,管身与簧片仍为一体,所不同的是管身没有按音孔。还出现了簧片与管身分开的胡笳,仍然使用芦苇管制作,簧片用坏了可随时更换,无须更换管身。

汉代有两种胡笳,一种是管身和簧分开、芦苇制(也有木制管身)、管上开有三孔的胡笳,流行于蒙古民族地区。另一种是张骞出使西域后传入的木制管身、三孔、芦为簧的胡笳,流行于中原汉族地区,此种胡笳在南北朝以后,逐渐被七孔筚篥所替代。

到了唐代,盛行以羊骨或羊角为管、管身无孔的哀笳,管身比胡笳短。这种哀笳用于卤簿鼓吹乐,流行于塞北及河西走廊一带。关于哀笳,唐代许多文人留下了不朽的诗句。王维的《双黄鹄歌送别》中有“悲笳嘹泪垂舞衣,宾欲散兮复相依。”的诗句。杜牧的《边上闻笳三首》中有“何处吹笳薄暮天,寒垣高鸟没狼烟。”的诗句。

清代宫廷提倡“四方乐”,设蒙古喀喇沁王府乐队,即“蒙古笳吹部”,使用的胡笳,《皇朝礼器图式》记载其形制为 “木管三孔,两端加角,末翘而上,口哆(张口)。”《清史稿》记载:“胡笳木管,三孔。”这种胡笳,管身下部开有三个等距圆形按音孔,并模仿哀笳形制两端置角,形如细而长的喇叭,管口上端施角,改双簧为边棱吹奏,管口下端接有向上弯曲的喇叭口,以扩大音量。后来取掉了两端的羊角,成为今日的胡笳。

木制三孔胡笳,流传于蒙古族地区,深受草原牧民的喜爱。演奏时,管身竖置,双手持管,两手食指、中指分别按放三个音孔。上端管口贴近下唇,吹气发音,可发出十二度的五声音阶。吹奏者多用喉音吹奏,喉音与管音同时发出声音,或用喉音引出管音。胡笳音色圆润、深沉,演奏技巧独特,擅长吹奏蒙古族长调乐曲。可用于独奏、器乐合奏或乐队伴奏。

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吹奏乐器胡笳,几经失传,有一段时间几乎很难听到它那悲怆、哀婉、悠长的曲调。令人欣慰的是,一些音乐家根据古书的记载,复原了胡笳的原貌,使这个古老的乐器得以新生。1985年4月,蒙古族音乐大师莫尔吉胡在新疆阿勒泰地区一个蒙古族自治乡发现了胡笳。内蒙古音协会员徐茂国用10年时间研制胡笳,还用胡笳演奏了《诺恩吉雅》。蒙古族管乐器演奏家敖金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古族传统乐器胡笳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他从30多年前就开始研究胡笳,并研制出胡笳,用胡笳演奏。

在一次演出中,敖金生身着蒙古族服装,将胡笳轻放于嘴边,倾泻出一泓清泉。一曲音毕,余音袅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