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繁叶茂根连根 |
□本报记者 及庆玲
茫茫大草原,一个党支部就是一面旗帜,一名党员中心户就是一个辐射点;漫漫边境线,一座毡包就是一个哨所,一个牧民就是一位哨兵。
通过党员中心户边防官兵和嘎查党支部开展中央政策、民族政策和法律知识进嘎查、进牧户、进毡房“三进活动”,深入开展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主要内容的政治理论教育,以重温入党誓词为主要形式的党性党纪教育,以国防红色教育为基本主题的国防安全教育,以“我为民族进步作贡献”为重要载体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以提高带头发展、带领发展能力为主要任务的实用技术教育等“五项教育”,进一步提高守边兴边的能力素质。
截至2016年底,内蒙古边境地区开办“边防党校”“马背党校” 54所,设立“党员教育示范基地”12处、建设“党员活动之家” 23个,实现了每3年对辖区所有警民党员轮训一遍,帮助离退休老党员和非公经济组织流动党员恢复组织生活。
筑牢边疆安宁稳定,打造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党建始终是一以贯之的抓手。通过党政军警民深度融合,按照“网格化”布局,全区部队和边境苏木乡镇、行政嘎查及牧民群众划分为8000多个报警、巡逻和联动区域。
包头边防支队针对偏远牧区综治资源匮乏的现状,紧紧依托包头市、达茂旗两级政府和公安局的大力支持,联合达茂旗政法委探索推出集群众接待、纠纷调处、联合处置等职能于一体的北疆境地联动综治服务中心,推行综治中心成员、行政嘎查(村)和驻村官兵、党员中心户为主体的“三级网格化”边境治安管控服务体系,有效激发了党员中心户建设的活力。
“过去我们下乡走访,马不停蹄地跑一天也走不了10户。现在1个党员中心户至少可以辐射20户,与群众的联系更加紧密了。”内蒙古边防总队满都拉边防派出所所长刘忠强说,牧民常常因草场划界、牲畜饮水、网围栏留路等问题发生纠纷,党员中心户可以通过北疆警地综治服务中心设在牧民家的报警电话反映情况,第一时间解决问题。
在边境群众眼里,党员中心户是党群活动组织员、政策法律宣传员、便民服务代办员、社情民意信息员、带头致富示范员、民主议事联络员、群众活动组织员、农牧区网格管理员……
这些身份让党员中心户成为一座座桥梁,上联党支部、下联党员和牧户,形成了自上而下的通联服务模式,和从下到上的信息反馈系统,成为连接组织、沟通群众的重要力量,在“五边行动”全方位格局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与此同时,边境嘎查村党组织和边防派出所党组织共同开展了“组织生活同过、党员骨干同育、基层堡垒同建、发展大事同议、北疆边防同保”的“五同”联创联建活动,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
满洲里边防检查站积极与驻地口岸办、外事处、海关、国检、边检、铁路、航空等联检联运部门党建工作,凝聚起口岸相关部门党组织和党员的力量,使通关环境更加优化,不断提升全国最大陆路口岸的形象。
二连口岸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联络带动作用,通过口岸各部门支部活动一起开展,文娱活动共同参加,促进思想沟通、业务交流,以党建联建推动业务共建、服务共建,为打造“一站式通关”服务模式提供坚强支撑。
如今,无论是在广袤的大草原,还是在浩瀚的沙漠,抑或苍茫的戈壁滩,联创联建都结出了硕果,既解决了群众困难,也维护了边疆稳定,从而牢牢夯实了基层执政基础。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内蒙古边防总队共争取精准扶贫项目70余个,资金1000余万元,帮助修缮改造房屋2.6万处,为辖区460户贫困户进行义诊,建立健康档案发放药品6.5万元,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3.1万件,为边境牧民脱贫致富做出了努力。
内蒙古边防总队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介绍,下一步,边防总队还将进一步整合各方面资源,织密党的基层组织、建强党的基层阵地,真正把党的“神经末梢”延伸到边境最前沿、延伸到草原最深处,积极推动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