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鄂尔多斯: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互动双赢”

  本报鄂尔多斯6月3日电  (记者  王玉琢)6月1日,记者走进鄂尔多斯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内蒙古紫荆中拓新能源智能微电网有限公司看到,一期生产线上工人们正在忙碌着,厂房外几组不同功率的垂直轴风电机组扇叶在风中旋转,产生的电可满足科教孵化园内该公司生产示范线的日常用电需求。

  “这是新研发的新一代垂直轴风光互补智能微电网系统产品。目前在全国多地成功应用并实现产业化,产品已出口欧美、日本等47个国家和地区。” 鄂尔多斯市紫荆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内蒙古紫荆中拓新能源智能微电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勇介绍说。

  坐落在鄂尔多斯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启迪孵化器大楼,已经成为高科企业创新科研的高度聚集区,有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智能装备、电子信息等技术领域等100多个高科技产学研创新项目,正在这里孵化。目前,鄂尔多斯以企业为主体建成国家、自治区级各类研发机构84家,自治区新型科研机构7家。“十二五”以来,鄂尔多斯实施各级科技计划项目471项,取得一批重要技术创新成果,羊绒羊毛动物纤维鉴别技术、煤间接液化、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等科技成果均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奖33项。

  煤炭曾一度成就了鄂尔多斯的辉煌。然而在煤价持续低迷,经济遭遇寒冬后,产业进入危机时代。面对发展史上的困难,鄂尔多斯提出“创新引领、绿色转型”的发展目标,开创了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互动双赢”的良好局面。

  创新是鄂尔多斯实现转型发展的命脉。

  “国家发改委把鄂尔多斯列为资源型经济创新发展综合改革试点,鄂尔多斯立足煤炭资源,变单一的能源输出为能源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能源的附加值抵御风险。”副市长赵文亮说。

  通过创新,鄂尔多斯建起4个煤化工产业集群。全市煤炭洗选率达90%以上,煤炭就地转化率达18%,电力装机容量达2082万千瓦,常规天然气产量近300亿立方米,现代煤化工产能达1533万吨,粉煤灰提取氧化铝产能达120万吨,全年淘汰煤炭产能90万吨。

  在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工业区兖矿90万吨煤制甲醇项目区,伴随着隆隆机声,项目负责人靳方余说:“项目投产后年销售收入可达20亿元,可实现利税5亿多元。”

  像这样销售额高、利税高的“大块头”项目,鄂尔多斯近年来上马了86个。

  围绕主导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装备制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蓄势崛起。京东方液晶显示、奇瑞汽车、久和风机、荣泰光电、神东煤机、佳华大数据等一大批技术成果落地转化。2016年,全市58户战略性新兴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22.8亿元,占规模以上增加值的5.9%,成为工业经济增长新引擎。非资源型产业厚积薄发,非煤产业对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六成。今年1至4月,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96亿元,增长7.3%,增速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全区0.1个百分点。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以“五化”建设为抓手 着力提升城市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
6月4日
我区特困人员认定实现城乡统一
全国现存最完好的清代边疆将军衙署
鄂托克旗: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农牧业发展新动能
我是环保小能手
“走进内蒙古·感知70年”全国边境外宣期刊采访活动启动
阿拉善左旗发生5.0级地震
2017年全区青少年网球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年度第一站积分赛举行
本报职业道德监督热线
鄂尔多斯: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互动双赢”
记者手记
钢铁市场回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