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发挥旅游业综合性产业功能
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

  □张志栋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要将我区打造成为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为此,我区应借助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的大好形势,利用好我区富集、独特、优质的旅游资源,发挥旅游业作为综合性产业的功能和作用,不断壮大旅游业,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

  总体上看,我区旅游业发展基础好、速度快、质量高。2016年,全区接待游客9805万人次,同比增长15.2%,实现旅游收入2714.71亿元,同比增长20.3%,对GDP的综合贡献率达到14.5%,提高2.7个百分点,对第三产业的综合贡献率为34.2%,提高3.2个百分点,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综合贡献率为40.5%,提高3.5个百分点;旅游投资完成387亿元,同比增长16.5%。同时,游客综合满意度也大幅提高,2016年,游客对我区宾馆、景区、餐饮、交通、娱乐、购物的综合满意度达到74%,同比提高了7.87个百分点。

  为了发展壮大旅游业,围绕全域旅游、四季旅游和“旅游+”发展战略,我区应在以下方面做好工作。

  优化总体布局。综合考虑区位交通和旅游资源分布特点,提出全区旅游业发展“1450”总体布局。“1”即以大通道和万里茶道为轴线的“一廊一脉”旅游总格局;“4”即林草文化四季全生态旅游、环京津冀草原风情旅游、敕勒川现代草原文明旅游、水沙胡杨秘境探险旅游等4大优化发展片区;“5”即蒙甘宁、蒙晋陕、京津冀蒙、黑吉辽蒙、满二跨境等5大合作共建协同发展区;“0”即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呼伦贝尔、乌兰察布、锡林郭勒、赤峰、兴安、巴彦淖尔、乌海—阿拉善、通辽等10大特色旅游基地和100个品牌景区、100条精品线路、100个特色旅游城镇、100个文明旅游示范村的“四百”点线支撑体系。

  构建“六大体系”。构建“全景式规划”的旅游分布体系,“全季节体验”的旅游产品体系,“全社会参与”的旅游共建共享体系,“全产业发展”的旅游产业体系,“全方位服务”的旅游服务体系,“全区域管理”的旅游综合治理体系。

  实现“六个转变”。从单一景区(景点)建设向全域统筹综合目的地转变;从旅游资源分散开发向整体开发转变;从观光旅游为主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从粗放低效旅游向精致高效旅游转变;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从部门管理向党政统筹推进转变。

  抓好“十项重点工程”。突出抓好旅游精品创建、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提升、“旅游+”融合发展、乡村旅游富民扶贫、城镇旅游全域化建设、旅游信息化促进、旅游营销与市场开发、管理创新与服务提升、旅游商品开发、自驾车与低空旅游建设等10项重点工程。

  (作者系内蒙古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文件
   第05版:草原足球
   第06版:内蒙古安全生产
   第07版:文件
   第08版:观察·兴安
   第09版:经济圈
   第10版:小康图景
   第11版:科技
   第12版:生活
看风景线上的“精彩呼铁”
我区出新政降低企业用地成本
减免税申请实现无纸化
发挥旅游业综合性产业功能 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
全力推进烟气污染物趋零排放
资讯快车
阿茹涵:创业不是一个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