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项目建设为呼伦贝尔经济社会发展强筋壮骨

大道速滑馆钢结构主桁架安装施工中。 本报记者 李玉琢 摄
  本报呼伦贝尔6月7日电  (记者  李玉琢)在海拉尔区东山组团,一片宏伟的建筑正在崛起。全国第十四届冬季运动会主场馆——内蒙古冰上运动训练中心建设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

  内蒙古冰上运动训练中心工程建设项目负责人韵鹏权介绍,这个项目分为两期,一期工程总投资3.4亿元,包括2.6万平方米的大道速滑比赛训练馆、1.1万平方米的短道速滑比赛训练馆、设备用房以及室外管网工程。

  大道速滑比赛训练馆、短道速滑比赛训练馆于2016年4月开工建设,当年底“两馆”完成主体混凝土结构。

  今年4月15日一期工程复工。截至5月底,共完成投资1.3亿元。大道速滑比赛训练馆已完成二次结构砌筑、内外墙面抹灰、钢结构主桁架及钢结构次桁架制作,■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正进入水电、消防、弱电、采暖、电气工程的预留预埋施工程序。短道速滑比赛训练馆钢结构主桁架、次桁架进入安装施工期,室内抹灰和主体外墙干挂龙骨焊接及构件预埋工程已完成,给排水、采暖工程正在施工之中。

  “现在工地上每天有五六百人施工,一期工程已经完成全部工程量的40%,将于年底竣工。二期工程估算投资5.9亿元,包括冰球冰壶馆和媒体中心运动员公寓,现在工程图纸已经设计完毕,正在进行清单计价工作,计划7月末开工”,韵鹏权说,整个工程项目将于2018年末交付使用,经过系列比赛、测试,确保2020年全国第十四届冬季运动会如期在呼伦贝尔举办。

  内蒙古冰上运动训练中心建成后,可以满足举办国际国内重大比赛的需要,有助于提高呼伦贝尔的冰上运动水平,促进我区冬季速度滑冰运动项目的发展,带动冬季体育运动的普及。

  呼伦贝尔市把落实好“七网”同建、“七业”同兴作为推动建设现代呼伦贝尔的“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在早抓快抓大抓中赢取主动和先机。

  记者从呼伦贝尔市发改委了解到,今年,呼伦贝尔市实施亿元以上(商贸物流3000万以上)的重点项目共211项,涵盖重大基础设施、城镇建设、文化旅游、生态环保、产业发展等各个领域。项目中既有补短板、强链条的助力发展类项目,又有打基础、惠民生的强化保障类项目,对进一步优化呼伦贝尔发展环境、加快发展速度、增强发展后劲具有重要作用。

  呼伦贝尔市各旗市区、各部门把项目建设作为第一抓手,切实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全身心、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为企业服务。

  全市上下集中精力促进已开工项目的建设进程,着力解决开工项目存在的问题。对于正在招标和施工手续不全的新开工项目抓紧办理各项手续,保证如期开工。对于续建项目,继续狠抓工程进度,确保项目按序时进度完成全年建设任务。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开展融资对接,通过多渠道融资,解决项目建设资金困难的问题。各项目单位精心组织、科学调度,高质量、大力度推进项目,力争早日建成、早日见效。

  链接

  2017年,呼伦贝尔市亿元以上(商贸物流3000万以上)的重点项目共211项,总投资1533.49亿元,2017年计划投资502.07亿元,占2017年全市固投指标1080亿元的46%。其中,一产项目16项,总投资60.66亿元,年度投资19.69亿元;二产项目83项,总投资585.8亿元,年度投资240.07亿元;三产项目112项,总投资887.04亿元,年度投资242.31亿元。

  截至2017年6月1日,重点项目开复工118个,开复工率为56%。其中,新建项目开工45项,开工率为43%;续建项目复工73项,复工率为68%。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10版:文摘
   第11版:悦读
   第12版:观察·兴安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70·特刊
   第06版:特刊
   第07版:地方·旗县
   第08版:观察·兴安
   第09版:教育
【导读】
习近平开始哈萨克斯坦之行
为中哈关系插上梦想的翅膀
习近平向第八届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和第二届创新使命部长级会议致贺信
习近平致第八届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和第二届创新使命部长级会议的贺信
国务院安委会第四巡查组进驻我区开展安全生产巡查工作
我区实现80岁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普惠制
项目建设为呼伦贝尔经济社会发展强筋壮骨
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