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戈壁小镇盛开“团结花”

  □本报记者  相恒义  陈春艳

  刘宏章  李文明

  在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有一条街道叫和硕特民俗文化街。走在这条街上,两侧的房屋错落有致,家家商铺整齐悬挂着颇具蒙元文化特色的牌匾。店内,民族工艺品、乐器、苁蓉锁阳珍贵药材、贺兰山珍稀紫蘑等土特产琳琅满目,出出进进满是外地游客。

  和硕特民俗文化街是阿左旗结合全域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扶贫攻坚、农牧民转产就业等工作,通过优惠政策扶持、培养优秀创业人才,打造和硕特民俗文化商业街及和硕特民俗文化传播和非物质文化传承的示范点。

  格日勒老人的店面位于街道东路口,记者见到老人时,他正在店里教学生马鬃绕线堆绣唐卡的制作技艺。格日勒是自治区级马鬃绕线堆绣唐卡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自这条街建好后,老人就开始经营起唐卡店面,为了传承绣唐卡技艺,他开办了免费培训班。

  “我收了60个徒弟,学生中有蒙古族也有汉族,有的学生已开始创作作品了呢”格日勒不无自豪地说。

  据阿左旗民族和宗教事务局负责人介绍,民俗文化街占地1.7万平方米,为创业者提供免费创业就业培训、免除5年租金等优惠政策,目前已吸引阿左旗地区转移转产农牧民90户、大学生25户、退伍军人12户入驻创业,主要经营民族服饰、乐器、餐饮等12大类别,带动就业者近300人。

  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文化交流,不仅体现在景观上,更体现在精神和思想上。阿左旗蒙古族学校已有77年的办学历史。多年来,学校坚持民族文化教育从娃娃抓起。每到星期一课间操,伴着欢快的音乐声,孩子们身着蒙古袍在操场上做操,热情奔放且有仪式感。长调、蒙古舞、马头琴演奏、蒙古象棋、沙力博尔式摔跤等文体活动,都是这所学校的教学内容。学校还将蒙古族祭祀、搭建蒙古包活动搬进校园。室内装饰的蒙古族名人诗画、学生的骨画、毡画,无不展现着浓郁的民族风情。学校的民俗馆里,陈列着蒙古族服饰、木碗、羊拐、制作奶酪的工具等,还有教师额尔登敖日格勒捐赠的家传碗橱等。

  校长金巴图介绍说,学校将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列入校领导班子和全体教职工学习内容,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德育教育之中,尊重各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虽然学校教学以蒙古语为主,但在组织开展活动时,即便现场只有一个汉族学生,教师也会用汉语表达清楚。

  “蒙汉一家亲”“各民族小朋友手拉手”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是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好时机。为了体验农牧民一天的生活,教师专门选定了6年(1)班的伊茹家——父亲是汉族、母亲是蒙古族。在这个蒙汉联姻的家庭里,学生在参与劳动中感受到了家庭和谐、民族团结的意义。

  全国八省区第四届蒙古族传统家风家教大赛,以及各民族喜闻乐见的民俗文化和体育活动,在阿左旗都有很高的关注度。在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努力下,阿左旗处处回荡着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时代强音。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10版:评论
   第11版:先锋
   第12版:公益广告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际新闻
   第05版:学习论理
   第06版:观察·兴安
   第07版:收藏
   第08版:要闻
   第09版:论道
老羊倌儿的新生活
多彩纸鸢飞草原
戈壁小镇盛开“团结花”
呼和浩特市老促会妇工委获评全国老区脱贫巾帼建功先进妇女组织
内蒙古显鸿科技跃升亚洲影响力品牌500强
阿鲁科尔沁旗第一茬苜蓿开始收割
昆区工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7.41亿元
兴和县增加网上车管所便民服务项目
“爸气十足”的父亲节
包头“猎狐2017”专项行动首个在逃嫌犯被劝返
固阳县50万亩耕地遭受虫灾
国网蒙东经研院:建立工程信息管理平台 提升工程管理水平
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科左后旗国税局倾心服务纳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