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温和敦厚 中国熊猫

  □新华社记者  张远

  24日,4岁雌性大熊猫“梦梦”和7岁雄性大熊猫“娇庆”远赴德国,开始他乡新生活,也开启了一段新的中德友谊之旅。

  这不是德国历史上第一次从中国收到大熊猫这份“国礼”。1980年,时任联邦德国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访华,中方向德方赠送“宝宝”和“天天”两只大熊猫。当年这对熊猫抵达柏林动物园时,受到“红毯”迎接的尊贵礼遇,园方专门从法国进口新鲜竹子喂食它们。

  作为友谊的象征,大熊猫旅居德国,也见证着中德关系日趋紧密的历程。时至今日,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德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连续3年成为德国最大投资国。有德国媒体评论说,大熊猫的到来传递出两国“互信、互惠与坚实的伙伴关系”这一信号。

  不仅在德国,大熊猫还见证了中国与许多国家交往的珍贵历史。

  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685年的唐代,中国政府就曾将大熊猫赠予他国。1938年,大熊猫就远赴英国,与英国人民相伴6载,共同经历了二战硝烟。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7年送出了第一只熊猫,这一年大熊猫“平平”被送往苏联。1972年,中美关系转圜,时任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对中国进行历史性访问,中方向美方赠送了大熊猫“兴兴”和“玲玲”。

  中国视大熊猫为国宝,赠送或者租借大熊猫,表现出的是中国政府和人民加强同这些国家发展友好的善意。回顾过往,“熊猫国礼”从最初的外交示好,到现在世界各国珍视的“绣球”,也体现出中国国力的上升与影响力的不断提高。

  大熊猫漂洋过海远赴他乡,同时传递着和平与友善的中国文化精神。

  强大的生命力是大熊猫所启示的另一种精神力量。迄今所发现的最古老大熊猫成员始熊猫的化石,其地质年代约为800万年前中新世晚期。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中,和它们同时代的很多动物都已灭绝,但大熊猫存活到了今天。

  在世界各国人民眼中,大熊猫温和敦厚,带着东方文化独特的气质,逐渐成为中国的一张独特名片,也成为中外情感共融的民心纽带。大熊猫所到之处,不分国籍,无论老幼,总是毫无例外地触碰到了各国民众心底的爱意。

  这也正是各国人民情感相似、心灵相通之处。心相通则民相亲,温和敦厚的大熊猫,将带着中国人民的善意,继续作为友谊使者,播撒和平友谊的种子。

  (新华社柏林6月24日电)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国内新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国内国际新闻
同心开前路 壮志谱华章
温和敦厚 中国熊猫
葡萄牙华侨华人捐款捐物支持林火灾区赈灾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给动物“查户口”
中乌政府间合作委员会教育合作分委会第二次会议在基辅举行
科左后旗供电公司 真诚志愿服务 用爱心传递温暖
科左后旗供电公司:优质服务助地方建设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