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包头市公安局成功侦破公安部目标案件—2.14制贩毒案,主侦单位经过3个多月的缜密侦查,与江苏警方联合采取行动,在包头市九原区哈林格尔镇西沙湾村一举捣毁集非法生产、买卖易制毒化学品为一体的制贩毒工厂一个,先后在内蒙古包头、江苏常州、江西上饶抓获嫌疑人12名,查扣制毒设备一套,易制毒化学品及氯胺酮半成品数百公斤,成功打掉特大制贩毒团伙一个,切断了内蒙古—江苏—江西贩运毒品的通道,在全国百城禁毒会战中取得了突出战绩,为净化本市社会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2014年9月19日,在市局党委的协调指挥下,江苏、内蒙古两省同时展开抓捕行动。内蒙古行动组在满都拉同志的统一安排部署下,禁毒、技侦、公交分局对制贩毒团伙成员展开抓捕行动。抓捕组侦查员在技侦部门的密切配合下,于当日下午15时,在制毒场点——九原区哈林格尔镇西沙湾村一厂房内抓获制贩毒人员12名。
前往江苏开展工作的侦查员在当地警方的协助下,抓获了主要分销人员,并前往江西开展工作,在江西省警方的配合下在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晟源化工有限公司院内捣毁一个生产羟亚胺的工厂。截至2014年9月26日,共抓获涉案犯罪嫌疑人16人,该案圆满告破。本案成功捣毁特大制毒工厂,在内蒙古地区尚属首例。
(杨卫华)
构建防范制毒犯罪的铁壁铜基
包头市生产、经营、使用易制毒化学品的企事业单位有200多家。在犯罪分子眼里,这里具有制毒犯罪的良好条件,既便于获取制毒原料,又便于隐蔽生产。近年来,包头市公安禁毒部门始终将非法制造、买卖、运输易制毒化学品作为一项打击重点,确定了零流失、零发案的工作目标,严格日常管理,自2011年以来,全市没有发生非法买卖、运输易制毒化学品的违法犯罪案件,更没有发生易制毒化学品流入制毒渠道的案事件。
2014年包头市破获一起重大制毒案件,缴获的易制毒化学品全部来源于外地,而且其购买和运输过程始终在公安禁毒部门的监控之中。在易制毒化学品管制工作中,包头市公安禁毒部门始终坚持群防群治的工作理念,充分发动和依靠企事业单位和广大群众落实管制措施,全市所有的生产、经营、使用易制毒化学品的企事业单位,都与公安机关建立了非常好的工作关系,在单位内部建立了“441”管理体系,组建了四级管理机构,落实了四级管理责任,全面开展禁毒宣传教育。为了充分调动企事业单位和广大群众参与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的积极性,包头禁毒部门还在所有企事业单位开展评优、创先活动,全市有50多个单位、50多名职工被评为易制毒管制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60个单位被命名为全市全民禁毒宣传教育示范单位,构建起了防范易制毒化学品非法流失的铁壁铜基。
(张蕊荔)
包头市禁毒办扎实推进禁毒宣传月深入开展
为了提高禁毒宣传月禁毒宣传工作的实际效果,切实推动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的深入开展,进一步扩大毒品预防宣传教育覆盖面。近日,市禁毒办制作了一批图文并茂的铝合金禁毒宣传板,在全市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宿舍楼、教学楼、图书馆等显著位置安装悬挂并定期进行内容更换。全市共13所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积极配合开展此项工作,完成安装悬挂禁毒宣传板336块,实现了包头市大中专院校禁毒宣传全覆盖。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应用,网购大量涌入广大老百姓和青年学生的日常生活,个别贩毒分子也利用寄递业实施贩毒活动。为此,针对寄递行业收发包裹快件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禁毒宣传,在4家规模较大的快递公司10个营业网点,共招聘社会力量16人,在快件包裹上粘贴禁毒宣传彩页,每天张贴5000张,填补了物流寄递业禁毒宣传工作的空白。
(张鹏)
石拐区禁毒大队捣毁一个吸毒窝点
石拐区公安机关“净土2017”禁毒严打整治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石拐区禁毒大队全体干警在包头市青山区当代左岸绿洲小区成功抓获涉毒人员4名,捣毁一个吸毒窝点。
6月14日,石拐区禁毒大队接到特情反映:在包头市青山区当代左岸绿洲小区一住宅内有人吸食、贩卖毒品。大队领导高度重视,立即召开紧急会议部署人员制定抓捕方案。到达现场后发现该窝点在小区7楼并装有防盗门,抓捕存在一定危险,破门进入也不可能,并且周围居住群众较多,为了不引起群众的恐慌,大队领导决定隐蔽蹲守等待时机,待其交易开门时在实施抓捕。经过近一天的蹲守,16时左右侦查员发现一名疑似吸毒人员到该窝点购买毒品,当防盗门从里面开启后,侦查员一拥而入将住宅内的吸、贩毒人员抓获。经询问,4人对自己吸食、贩卖毒品的违法事实供认不讳,现场尿检检测结果均呈吗啡阳性。
(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