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区粮食产量556.04亿斤,实现“十三连丰”;牧业年度全区牲畜存栏达到1.36亿头只,实现“十二连稳”,农牧民收入再创新高达到11609元,实现“十三连快”。
农牧业发展史无前例的“内蒙古速度”,在让人震撼和羡慕的同时,也让更多的人对探寻其速度背后的奥秘充满了兴趣。
在农牧民尚未完全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下,内蒙古农牧业何以能稳步推进?
主因是科技。
在促进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变的过程中,靠什么来实现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还是科技。
近年来,我区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强化科技对农牧业生产的支撑作用。
70年来,内蒙古农牧业创新体系基本建立,旱作农业、草地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牛羊胚胎移植、马铃薯茎尖脱毒繁育等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70年来,内蒙古农牧业新型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全区农牧业技术推广机构总数达到2000多个,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基本全覆盖、家畜良种改良率均达到98%以上。
70年来,农机装备总量和农机化水平显著提高,为增强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016年,内蒙古农牧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2.5%,高于全国17.5个百分点。
自治区农牧业厅厅长郭健表示,科技进步是农牧业发展的原动力,农牧业科技水平决定着我区农牧业生产力水平,科技进步程度则决定着我区农牧业的现代化程度。在当前我区农牧业要素资源已经绷得很紧的形势下,科技已经成为推动我区农牧业发展和深化农牧业改革的重要力量,要把农牧业科技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有力地推动农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70年栉风沐雨,农牧业科技之花在内蒙古高原傲然绽放。也正是科技的“点石成金”神奇之笔,绘出了一幅色彩斑斓的丰收画卷。
引领科技创新
提升科学种养水平
谈及科技自主创新,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功不可没。
清宣统二年(1910年)由绥远将军瑞良奏请清廷获准设立的归绥农林试验场,是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的前身。这个有着百年历史、曾经的农林技术试验场,如今已经成长为内蒙古最大的农牧业科研机构,担负着推进自治区农牧业科技创新重大使命。多年来,科研人员用生命精华结出的智慧之果,为我区农牧业发展和步入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农牧业科学院始终把自治区农牧业生产中的重大技术难题作为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先后研发出一批生产急需、企业渴望、科技含量高、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科技支撑作用凸显。
主要粮食作物、设施蔬菜、肉牛、肉羊、奶牛、绒山羊品种选育、食品安全、动植物疫病防治和草原生态保护等方面,科研人员开展了持续深入的研究。审(认)定农作物、牧草和家畜品种73个,发布和制定地方标准、行业标准101项,取得国家专利51项。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以上奖励23项,在全区11个盟市66个旗县建立了70个科研成果示范点,示范推广自有作物新品种36个,新技术80余项。
育成7个适合我区不同生态条件种植的“农麦系列”新品种,并配套研制了小麦套种晚播向日葵、套种玉米、抗旱避旱等多项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现已累计推广500多万亩,新增总产值4亿多元。
育成高产、高蛋白、高油、高淀粉、粮饲兼用、不同熟期的“内字系列”新品种,提高了玉米单产水平、营养品质和秸秆利用率,现已累计推广1000多万亩,经济效益达14亿元。
育成丰产、优质、抗逆啤酒大麦新品种“蒙啤麦1号”,填补了内蒙古大麦品种自主创新的空白。累计推广面积200万亩,新增总产值1.69亿元。
在创新育种技术上,培育了国内第一个专用肉羊品种“巴美肉羊”。该品种繁殖率达150%以上,实现了两年三产,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主推品种,种羊数量目前已达到5.4万只,向8省区推广种羊3万只,生产杂交羔羊270万只,新增产值32亿元。
科研人员还在国内率先创立了“1+2”奶牛饲养管理快速诊断及技术集成服务模式和“合作化、八统一”的饲养管理新模式,奶牛日均产奶量提高1.35-2.3公斤,每头奶牛年均增加效益5500元。
科技服务新机制
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放眼如今的内蒙古:种菜有大棚,撒药有飞机,农技到地头……伴随着内蒙古农业科技创新的推进,农牧民收获的喜悦接踵而至。
为了更好地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全区各级农牧业科技人员把控肥增效、控药增效、节本增效、绿色增效、规模增效等绿色发展理念贯彻到农牧业生产各项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全区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1.8%;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家畜改良率基本实现全覆盖,达到98%以上。
农牧业科技服务建立新机制。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各旗县均建立健全了人员聘用制、工作考评制、推广责任制、人员培训制和多元推广制5项工作制度,探索形成了如“农技推广责任人”“科技特派员”“专家——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等切实有效的农技推广新机制、新模式,全区90%的旗县级农技推广机构均配备了科技直通车。2010年,我区启动了10个重点产业的现代农牧业产业科技服务体系示范推广团队建设,示范推广团队累计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试验示范496项,推广适用技术76项,发挥了良好的科技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培育更多新型职业农牧民。近年来,我区通过集中授课、基地现场示范、科技进村入户、田间学校等多种形式,全面开展了多领域、多层次、多类型的农牧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2016年,我区争取国家项目资金由前两年的1150万元增加到4449万元,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1.4万人。
农牧业资源环保取得阶段性成果。通过大力推广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技术和农作物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和原料化生产加工技术,全区每年农用地膜回收面积达500万亩,残膜回收量达1.2万吨。全区农作物秸秆有效利用资源量达到2510万吨,有效利用率达到80%以上,有效防治农膜残留、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提高废旧农膜和秸秆资源化利用水平。今年,我区分别建设15个地膜治理示范县和12个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通过2—3年的时间,将分别实现当季地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和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的成果。
启动“新引擎”
农牧业增产农牧民增收
1947年至今,内蒙古农牧业机械化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进入发展最快、实力最强的重大发展推进期。多年来,我区农机数量快速增加,农机质量大幅提高,农机作业覆盖领域不断拓展,对促进农牧业连续增产和农牧民的持续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
农机装备总量和农机化水平显著提高,为增强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016年全区农机总动力达到3336.1万,是1979年387.5万千瓦的8.6倍,是2004年1771万千瓦的1.88倍;拖拉机保有量113.4万台,联合收割机达到3.3万台。
农机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大中型拖拉机、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插秧机、收获机和保护性耕作机具的保有量有了大幅度增长,2016年,全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2.5%,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快速提高,小麦、水稻、玉米综合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96.8%、95%和84%
经济作物和设施农业等机械化不断推进。农机作业领域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由大田农业向设施农业,由种植业向养殖业以及农产品加工业全面发展,由产中向产前产后扩展。保护性耕作、精量播种等农机化新技术应用面积不断扩大,农机标准化作业程度明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显著增强。
农机化科技创新能力和农机制造能力不断增强,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了技术装备保障。自治区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区积极推动农机化科技创新,解决了大量农机关键环节技术和装备难题。成功地引进、消化、吸收了区外、国外先进的玉米、马铃薯、葵花、畜牧业等生产机械和保护性耕作技术,促进了全区农牧业机械化技术进步。
农机社会化服务力量发展壮大,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有生力量。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专业协会、股份(合作)制农机作业公司等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力量不断涌现,经营效益稳步提高。2016年底,全区各类农机作业服务组织2087个,原值20万元以上的农机大户达到2.3万户,农机维修从业单位6818个,农机维修从业人员13944人。
农机化法律法规及扶持政策体系基本建立,为农机化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2004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进入依法促进的轨道。同年,国家出台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从2004年的200万元增长到2016年的13.879亿元;配合国家政策,我区于2010年启动牧民购机补贴政策,自治区财政每年投入6780万元。13年间,国家、自治区投入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共85.89亿元,是近十多年我区农机化高速发展的有力保障。
(本版文/图均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