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沙漠绿了 牧民富了

  □本报记者  刘宏章

  这几天,阿拉善经济开发区乌斯太镇巴音敖包嘎查科泊尔自然村牧民何玉杰很忙,为了抓住春季种树的大好时机,他每天一大早就带着干粮和水奋战在沙漠里的植树点,直到晚上才回家。“种树是双收益的好事,既能治理沙害绿化沙漠改善居住环境,又有经济效益增加收入。”脸晒得黑红的何玉杰乐呵呵地对记者说。

  何玉杰是当地土生土长的牧民,截至去年底,他已在沙漠中栽植梭梭3000多亩,通过种梭梭林嫁接肉苁蓉,目前嫁接肉苁蓉1000多亩,靠沙产业他去年收入就达10多万元。在何玉杰的带动下,现在的科泊尔自然村的乡亲们家家户户都种起了梭梭。

  “今年我打算再种300亩。现在科泊尔梭梭林的面积一年年地扩大,不仅阻挡了沙漠移动的脚步,还有效地保护了地下水源,现在在地下挖1米深就能见水;每年候鸟迁徙的时候,天鹅、灰鹤、各种水鸟都在这里停歇。”何玉杰说。

  围绕“将阿拉善打造成国家重要的沙产业示范基地”的产业定位,阿拉善盟切实把沙产业做精、做优、做特。2017年,成立了沙产业发展专职机构——阿拉善沙产业发展指导中心,形成了全盟共同推进沙产业发展的组织架构。并邀请中科院地理研究所编制了《阿拉善盟沙生资源植物研发与产业化总体规划》。规划提出把沙产业打造成阿拉善的支柱产业,到2020年基本建立起较完整的沙生植物资源化利用产业体系,产业增加值达到50亿元,带动就业5.5万人,实现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共赢。

  实施沙产业发展规划,阿拉善盟加快沙产业基地建设。目前已形成肉苁蓉、锁阳、黑果枸杞、沙地葡萄等多个沙产业基地。其中累计人工梭梭林种植420.32万亩,■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建成10至60万亩规模人工梭梭肉苁蓉产业基地9处,接种肉苁蓉70.55万亩,并申报荣获“中国肉苁蓉之乡”称号。目前苁蓉产量占全国的90%以上。

  该盟提出以实现“沙地绿起来、企业强起来、牧民富起来”为目标。依托肉苁蓉、锁阳等沙草充足的原料资源,引进和发展龙头企业进行沙产品深加工。实施“企业+基地+农牧户”的产业化模式发展沙产业,不仅有效地保障和稳定了农牧民发展沙产业的收入,提高了沙产业深加工的附加值,更形成了沙产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目前已培育引进蒙草、亿利、圣牧、宏魁苁蓉集团、金沙苑生态集团等一大批企业投资沙产业。阿拉善肉苁蓉、锁阳、甘草和沙地葡萄产业已逐步形成集种植、加工、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加工转化率达到68%。

  目前阿拉善盟直接和间接从事沙草产业发展的农牧民约2万人,占农牧民总数的五分之三,沙生产业经营性收入占纯收入42.07%,牧民中有三分之二的人从事沙生产业,人均年收入3到5万元,部分牧民户年均收入保持在20万元以上,现已成立各类专业合作社44家,约30%牧民入社。

  据介绍,今年该盟要加快林沙产业规模发展,将林沙产业作为引领乡村振兴、改善农牧区生态环境、绿色发展的主要抓手,围绕基地建设、科研支撑、产品研发与销售、龙头企业扶持、政策保障等创新发展模式,巩固推进梭梭肉苁蓉、白刺锁阳、黑果枸杞“三个百万亩”沙产业基地建设,做长沙生植物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推进节水、有机、高端林沙产业发展,提升产业质量效益。年内要完成肉苁蓉接种20万亩、锁阳接种10万亩,围封保护黑果枸杞5万亩,实现林沙产业年产值15亿元以上。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2018女企业家商会年会举行
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 为自治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提供有力支撑
切实把全国“两会”精神 转化为实打实的工作措施
民进内蒙古区委会召开 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大会
“我在草原有头牛” 牧业定制项目启动
共享汽车 绿色出行
自治区人民检察院 传达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沙漠绿了 牧民富了
UCloud与乌兰察布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郝彦波: 一个草根发明人的农机梦
哈斯塔娜: “演出+宣讲”效果更好